Page 4 - 111_02-4.分項二、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農藝作物韌性調適技術開發-漁畜
P. 4
子項計畫背景說明-計畫架構及擬解決問題
• 水產養殖因應調適
1. 石斑魚:為因應極端氣候之高溫逆境,預先建立珍珠龍膽石斑之高溫養殖數據
並進行分析以完成管理模式。
2. 吳郭魚:開發不同脂肪酸來源配方與添加維生素E提升吳郭魚低溫耐受性,縮短
投餵期程,減少飼料花費。
3. 白蝦:試驗以未剪眼柄雌蝦來繁殖生產蝦苗並進行鹽度緊迫及攻毒試驗,期望
能量產優質SPF白蝦苗。
• 畜禽生產因應調適(乳牛、鵝、鴕鳥及乳羊)
1. 針對氣候變遷對畜牧業動物產量所造成的影響擬定因應對策,強化國內白羅曼
鵝耐熱抗逆境能力與耐熱生產效率之調適措施,建立調適性作業技術,降低因
熱緊迫之經濟損失,進而穩定產業供應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
• 乳牛產乳量因應調適
1. 全國約6萬頭泌乳牛,年生乳產量386,362 公噸,產值101億。因熱緊迫,每日
減產0.5公斤生乳,一年損失即高達 2.86 億元。
2. 依據全國酪農業生產區域的溫度、濕度及相關氣象因子,及 2030 年、2040 年
及 2050 年氣候變遷RCP 4.5、RCP 6.0 與RCP 8.5 情境下,推估熱緊迫對臺灣
乳牛產業生產效率的影響。藉由THI指數(溫濕度指數)的應用推廣,使畜牧業者
提早因應進行調適減災作為,以減少經濟損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