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02.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P. 12

分項、單一/細部計畫110年度目標(O)







          計畫別                                                          110年度目標(O)


                            O:針對氣候變遷下三大聚焦核心氣象情境對農漁畜生產影響之因應調
                               適,包括非生物性逆境調適技術、非生物性逆境篩選設施平台、分子
         分項計畫
                               標誌篩選平台及生理與外表型影響機制分析技術等,進行調適技術研

                               發與改善流程建立,提升農業栽培養殖系統生產的韌性。


         單一計畫1              O1:建立具早熟性耐旱糯性高粱與耐旱水稻之節水輪作栽培制度。



         單一計畫2              O2:建立水稻節少灌溉水量之栽培模式以及南瓜砧木對低溫耐性之指標。

                            O3:建立馬鈴薯耐旱評估指標與乾旱缺水10%以上之韌性管理方法,以強化早期乾旱逆境
         單一計畫3
                               因應與品種(系)應用參考。

                            O4:建置水稻溫度逆境篩選設施平台和可調控多重逆境篩選設施平台,減少水稻溫度逆境
         單一計畫4                 損失,提升水稻品種選拔效率。掌握作物病蟲害發生因多重逆境增加的科學證據,讓產
                               業能即早建立預防措施,減少產業生產損失。


         單一計畫5              O5:持續研發提升養殖魚蝦貝類之逆境耐受力。

         單一計畫6              O6:建立高溫高濕氣候條件禽畜熱調適措施,以供因應氣候變遷調整飼養管理之參考。



         統籌計畫1              因應氣候變遷之水稻韌性及調適技術研究


        細部計畫1-1             O1-1:建立高溫逆境對水稻之花粉活力、表型及生理表現及改善米質的調適策略。


        細部計畫1-2             O1-2:建立耐淹水逆境的水稻栽培調適系統與主要推廣品種的低溫韌性指標。                                                                        1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