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02.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P. 19
110年期中執行情形-主要績效指標(KPI)
分項計畫部分:
主要績效指標(KPI) 期中執行情形
1. 建立高溫逆境水稻花粉活力篩選技術:建立利用電阻抗式流式細胞儀快速檢
測花粉活力方法 1 式。
2. 建立水稻在乾旱情境下族群冠層上下溫度差異(距)之分析方法,並獲得光合
作用特性及蒸散作用差異:完成第 1 期作乾旱處理前後(4/24-6/20)之冠層上、
下氣溫及相對濕度量測記錄;並完成 7 個生育時期之生理及光合作用相關性
狀調查。
3. 確立乾旱對水稻品種開花監測模式:完成第 1 期作乾旱處理下各參試品種之
每日開花過程之縮時攝影記錄,乾旱對各品種開花高峰時間影響不明顯,
IR64 及 TN11 之平均開花高峰分別在 9:40、11:20。
KPI-3: 4. 活化一期連續休耕地之節水韌性生產技術:完成活化連續休耕地之小麥節水
韌性生產技術 1 式,小麥全生育每公頃需水量僅 3,810 公噸/公頃。
多種作物品種系特性篩選技術、 5. 建立巴掌蓮霧低於 14°C環境之防減措施:氣溫降至 14°C以下前,果園搭建
生產作業管理、災害緊急調查 設施,於低溫期遮覆可提高氣溫約 2°C,低於 12°C環境即應以設施遮覆及加
與處理作業40項及禽畜耐熱 熱機增溫處理,建議維持氣溫為 18°C,避免氣溫降低至受害臨界溫度而造成
調適措施 1 式。 受害。
6. 佳冬鄉及六龜鄉蓮霧黑糖芭比冬果各一處低溫寒害調查:1 月 6 日、1 月 14
日低溫期間採收,果實並無寒害;處於果皮剛轉紅初期者,果皮則有凍傷現
象發生,為生育期間對低溫較為敏感期。
7. 開發克服夏季高溫提高百香果著果噴霧技術:4-5 月已有高溫出現,提前啟
動每日上午 10 時至下午 15 時噴霧處理,噴霧方式為每隔 10 分鐘噴 2 分鐘。
目前百香果第一期果已進入轉色成熟期,持續有花蕾形成,調查高溫氣象條
件時,噴霧處理對百香果花蕾產生及後續著果影響。
8. 完成休眠期溫度條件及水份管理對紅棗抽梢及開花的影響評估:已確認低溫
處理對紅棗萌芽,以及對棗吊抽生長度、葉片數及花苞數也有促進的效果,
尤以低溫 8 週且正常給水表現最佳。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