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產業升級 健康種薯作後盾
近年種苗場更育成加工與鮮食兼用的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可製成洋芋片或薯條等多種用途,對晚疫病耐性與環境適應性較主流品種克尼伯更佳,且適合於臺灣冬季裡作栽培。種苗6號已於112年通過品種權審查,也於111年超前部署進入病害驗證體系進行生產,預計113年可進行授權,提供產業健康、高品質的新選擇。
農業部參與COP28 分享農業調適、自然碳匯經驗
農業部以台灣農業部門氣候變遷調適、淨零政策及國際合作發展為主題,分別就台灣農業部門淨零排放政策規劃及台灣森林碳匯政策與展望、亞熱帶農業社會恢復生態系的挑戰、氣候變遷下作物生產的風險評估及調適等主題,由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中華經濟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分享成果及交流。
公私協力推動農業保險座談會 探討臺灣農業保險優勢發展方向
農金署說明,因應極端天氣發生之頻率及強度增加,農民面臨的災害型態多元,目前已開發27種品項、43張農業保險保單,協助農民分散營農風險,呼籲農民朋友踴躍投保,善用危險分散工具填補損失,期能作為農民最有利的後盾。
建構四大農民福利體系,完備農民社會經濟安全網
農業部建構「三保一金」四大農民福利體系,精進「農民健康保險」,讓每一位實際耕作者都可以參加農保,提供農民社會保險保障;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從農發生意外或罹患職業病,提供職災保險補償,提升農民職業安全保障;擴大「農業保險」,讓農民不再看天吃飯;建立「農民退休儲金」,鼓勵農民儲蓄養老,老年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112年度【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論壇【3分鐘學術短講競賽】初審結果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統籌韌性農業計畫,為集結相關研究量能,廣徵創新研究議題,邀請各大專院校碩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人員參加短講競賽,經主辦單位初審,有12位年輕學子所提送之研究摘要符合徵稿主題。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0期出刊了
本韌性農業計畫轄下之稻麥輪作節水成果,已刊登於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0期;試驗結果顯示,綜整全年度栽培模式,水稻小麥輪作農家賺款可達 122,823 元,與水稻水稻連作 115,353 元相近,倘稻麥輪作再納入小麥轉作補助每公頃 45,000 元,每公頃收益較水稻連作增加 52,471 元,可增加農民轉作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