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農業試驗所作物組 楊純明研究員兼組長

  長期以來氣候變遷影響下,我國農業災損的逐趨嚴重,屢見破紀錄的氣象災害、災情,為緩解與調適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及糧食安全的衝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2000年即召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會議」,積極謀求共識及研議農業相關因應策略與措施,2014年行政院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02-106年)」,提出國家調適策略以及落實執行的推動機制與配套措施,其中農委會辦理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領域之行動計畫,其調適策略包含建構糧食安全體系、運用科技提升產業抗逆境能力、建立農業氣象監測評估系統及保育生物多樣性等。

  又依據2015年公布施行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19年行政院核定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107-111年)」以及農委會2018年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結論,農委會持續推動執行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方案及行動計畫,除主辦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領域,尚與水資源、土地使用、海洋與海岸、災害等領域共同合作,並且每年進行滾動檢討,近年來陸續加入強固型溫網室設施、作物災害預警系統、農業保險等相關措施,藉由調整農業耕作制度、強化生產設施及降低生產風險之政策,穩健厚實氣候變遷調適能力,持續朝向降低氣候風險、建構強韌農業、確保糧食安全等目標邁進。

  為減緩衝擊,「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107-111年)」擬定6大調適策略架構與目標,搭配18項調適措施及27項行動計畫,以利調適策略之落實推動。6大調適策略架構包含1、維護農業生產資源與環境,穩固韌性農業基石;2、發展氣候智慧農業科技,提升產業抗逆境量能;3、調整農業經營模式並強化產銷預警調節機制,穩定農產供應;4、建構災害預警及應變體系,降低氣候風險與農業損害;5、強化農業災害救助與保險體系,提高風險管理能力;6、定期監測與加強管理保護區域,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積極推動與執行。
  除氣候變遷調適政策之推動與執行,調適科技研究亦同步積極進行。行政院科技部自2009年起陸續進行「臺灣氣候變遷調適科技整合研究計畫(TaiCCAT)(98-106年)」、「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平台計畫(TCCIP)(98-106年)」及「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107-111年)」,進行氣候資料之產製、加值與服務,並加強氣候變遷調適知識與實務操作的研究,同時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進行多領域衝擊分析;2020年新增的調適百寶箱 (Adaptation Resources Kit, ARK),藉由系統性架構,提供產官學研不同層面之氣候變遷調適服務資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