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Table HeaderTable Header
目標建立氣候變遷下作物病蟲害風險分析研究模式,並導入目標病蟲害適用的綜合防治調適技術。
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 亮點成果及說明:
    1. 配合觀測氣象條件,預測病害與建構調適作為:
      以青蔥為標的物,建立綜合防治體系進行災後管理,減少因強降雨造成之病害損失。
    1. 進行誘導抗病物質篩選,用以增加作物對病毒病害的抗性:
      研發提升抗番茄黃化捲葉病毒物質的配方與降低施用成本,透過降低媒介昆蟲粉蝨的防治門檻,達到減少農藥使用的效果。
    1. 建立病原生態及對水稻品系耐性之方法:
      完成RS-YL 1206菌株之稻桿與穀粒接種源製備,於逆境溫室與戶外試驗田進行接種試驗,觀察高溫環境下紋枯病發生生態與一般環境下之差異。評估水稻品種在田間與設定日溫39℃溫室的紋枯病抗感病性。
    1. 結合物種適生區預測分佈模型研究進度,研擬氣溫上升1.5°C情境之褐飛蝨分布地區的整合管理調適策略:
      完成水稻褐飛蝨及瘤野螟於台灣及鄰近國家之潛在適生區分布預測,並建議於發生熱點栽培抗蟲品系。已完成馬來亞黑椿象於台灣及鄰近國家之潛在適生區分布預測,並建議以化學防治作為害蟲入侵當下的重要手段。
    1. 酪梨根腐病抗耐病根砧之篩選:
      建立酪梨水耕病害接種系統,且建立可有效縮短發病時間的盆缽接種條件。
  1. 單一或細部計畫:
    1. 氣候變遷下作物病害之預防與災後復耕防治
    2. 氣候變遷下水稻重要病害之檢測及其生態研究
    3. 建立因應氣候變遷之重要害蟲發生分布與調適策略
    4. 因應氣候變遷下酪梨土傳病害管理技術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