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Table HeaderTable Header
發表者王毓華 研究員兼組長
陸明德 助理研究員
  1.  110年分項二「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有3個重要工作項目,其下所屬的計畫與執行單位分別為:
    1. 農糧作物生產因應調適
      • 因應氣候變遷之水稻韌性及調適技術研究 (農試所、台南場、台中場)
      • 果樹作物因應氣候變遷調適與栽培管理模式之建立 (農試所)
      • 多樣化農業生產及增加農產品供應韌度之研究 (桃園場、苗栗場、台中場、台南場、高雄場、花蓮場、台東場、茶改場)
      • 建立馬鈴薯耐旱生產調適管理技術 (種苗場)
      • 多重逆境篩選設施平台 (農試所)
      • 因應氣候變遷之糧食韌性生產 (台灣大學、中興大學、台農院)
    1. 水產養殖生產因應調適
      • 經濟性淡海水魚蝦貝類養殖因應氣候變遷調適 (水試所)
    1. 畜禽生產因應調適
      • 高溫氣候畜禽因應調適 (畜試所)
  1.  110年度分項計畫目標為針對氣候變遷下三大聚焦核心氣象情境對農漁畜生產影響之因應調適,包括非生物性逆境調適技術、非生物性逆境篩選設施平台、分子標誌篩選平台及生理與外表型影響機制分析技術等,進行調適技術研發與改善流程建立,提升農業栽培養殖系統生產的韌性。至期中已完成的項目為:
    1. 水稻1期作早熟稻用水量調查及田間性狀調查,節省10%灌溉水試驗調查,抽穗期缺水處理、開花期間影像紀錄及生理性狀調查。
    2. 小麥、水稻連作、稻麥輪作上半年度需水量調查。
    3. 第一期作高粱品系性狀調查、耐旱水稻與高粱之節水栽培測試。
    4. 篩選出具耐熱性水稻品系2個。建立高溫逆境水稻花粉活力篩選技術。
    5. 茶園春季綠肥種植對土壤溫度水份及茶樹生育之影響調查。
    6. 建立巴掌蓮霧低於14℃環境之防減措施。
    7. 完成環境濕度對紅棗開花授粉影響調查。
    8. 進行南瓜品種(系)低溫條件測試,完成南瓜嫁接胡瓜及苦瓜苗生長情形調查。
    9. 洋蔥田間生育期水分處理採收與性狀及產量調查。
    10. 點帶石斑、鞍帶石斑高溫耐受試驗。
    11. 文蛤養成週期之成長資料與連續水質及氣象資料收集分析。
    12. 牛舍環境監控與環境資料庫建置,熱季前期母牛之體溫與呼吸數調查。
  1. 茲就重要成果說明如下:
    1. 溫度上升1.5℃ (高溫)
      • 水稻篩選出在抽穗期具高稔實率、在成熟期維持優良的米質外觀高完整米率之推廣品種。
      • 鞍帶石斑於37°C (12小時以上)、38°C (6小時以上)耐受時間皆高於點帶石斑。
      • 肉牛飼養區域,搭建遮陰棚,並安裝風扇搭配溫控啟動之效果,並搭配噴霧設備降低環境溫度,於設備啟用後可將環境溫度降低約2℃的溫度。
    1. 水資源減少10% (乾旱)
      • 水稻乾濕輪替方式的灌溉水量為14,940 m3/ha,慣行則為19,290 m3/ha,二者相比灌溉用水量已達到減少至少10%。
      • 一期作調整栽培期後的用水量臺南13號8,320m3/ha,較正常插秧的臺南11號9,470m3/ha可節省10%以上用水。
      • 2020-2021年小麥全生育期用水量為3,650 m3/ha,小麥較水稻(慣行灌溉)節水6,700 m3/ha,達64.7%,較水稻(乾濕輪灌)節水5,890 m3/ha,達61.7%。
      • 恆春洋蔥生育期灌溉模式之產量評估,以土壤水分張力維持-60KPa之處理產量最高。
    1. 極端天候發生增加(低溫)
      • 建立巴掌蓮霧低於 14°C環境之防減措施,氣溫降至 14°C以下前,果園搭建設施,於低溫期遮覆可提高氣溫約 2°C,低於 12°C環境即應以設施遮覆及加熱機增溫處理,建議維持氣溫為 18°C,避免氣溫降低至受害臨界溫度而造成受害。
      • 自2020/05~2021/05累積蒐集彰化文蛤養殖場之文蛤成長、水質與氣象資料一年,每月監測固定養殖籃中的文蛤,顯示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2021年初寒流期間,達到除藻工具魚虱目魚致死低溫11°C,因有同時放養耐寒豆仔魚,故除藻功能持續,不受寒流影響。
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1
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2
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3
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4
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5
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