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因應氣候變遷 菌體蛋白取代肉類

發表日期

2022-5-6
引用來源
ScienceNews
翻譯撰寫

葉芸嘉

網址連結
圖片來源:原始圖片位置

   來自於《Nature》的研究提出,假設人類少吃 1/5 的紅肉,改吃源自於真菌與藻類的菌體蛋白 (microbial protein), 到了 2050 年每年可以減少一半的森林砍伐。因為生產紅肉需要砍伐森林建造牧場,釋放森林的碳儲存外,飼養牛隻也增加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人類積極尋求環境友善的替代食物,像是實驗室生產的漢堡或是蟋蟀農場,又或者菌體蛋白。菌體蛋白是由實驗室細胞培養與葡萄糖 (glucose) 培養而成,舉例來說,發酵真菌孢子 (Fermented fungal spore) 會產生密集且麵團狀的物質稱之為真菌蛋白 (mycoprotein);發酵藻類得到螺旋藻 (spirulina)。

  儘管細胞培養食物所需的醣類來自農田,而研究顯示培養菌體蛋白比起養牛隻,產生較少的溫室氣體,也使用較少的土地與水。然而,未來食物也需要依照未來人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及科技等才能估算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關鍵字
microbial protein, glucose, Fermented fungal spore, mycoprotein, spirulina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