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降低動物媒介植物的傳播

世界上有一半的植物是依靠動物傳播種子,然而氣候變遷造成全球諸多吃植物果實的鳥類及哺乳類數量下降,進而影響 60% 動物傳播植物因應氣候變遷下的棲地遷習。來自美國萊斯大學研究員 Evan Fricke 與同事們發表於 Science 的研究,提到關於現在的生物多樣性危機稱之為第六次大滅絕,他們利用過去上百篇的研究資料來訓練機器學習模式 (machine-learning model),藉以了解種子傳播服務的消失,比較廣泛資料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的資料,可以得知相對應的種子傳播者與植物種類、種子傳播者的移動,以及種子經過動物腸道的時間。
發現種子傳播的減少大多發生在北美、南美、歐洲、及澳洲的溫帶地區,而目前瀕臨絕種且最影響種子傳播的動物物種主要發生在熱帶地區南美洲、非洲及東南亞。95% 依靠動物傳播的植物消逝,可能只有很少的百分比例的種子傳播動物的減少,也就是說,僅少數的動物減少就會造成大量的植物群的消逝。因此種子傳播動物的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生態系的關鍵,植物又是固碳上減緩溫室氣體釋放的重要對象,氣候變遷下的生物保育將持續是重要的問題。
關鍵字
seed-dispersing animal, animal-dispersed plant, 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 I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