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氣候變遷下水稻重要病害之檢測及其生態研究

(2) 氣候變遷下水稻重要病害之檢測及其生態研究

年度目標(O)及關鍵成果(KR)

目標(O)
研析具時間尺度變化的臺灣水稻害蟲組成,以及鄰近國家可能入侵之高風險水稻害蟲,提供另一工作項目「物種適生區預測分佈模型」的參考依據,並針對「溫度上升 1.5℃,研擬水稻高風險(含可能入侵)害蟲的調適技術與管理策略,降低災變經濟損失,使害蟲為害產量的範圍維持在±10%,達到穩定供貨與糧食安全的計畫目標。
預期關鍵成果(KR)達成情形
O2KR1:水稻商業品種在氣溫上升1.5℃下的紋枯病發生生態研究與韌性品種清單建立。
  1. 分析23株近年自台灣水稻田收集之紋枯病菌株對環境溫度的生理表現顯示菌絲最適生長溫度與生長緩慢條件。
  2. 完成20個供試水稻品種於一般田間環境及高溫溫室中的紋枯病罹病級數調查結果。
O2KR2:紋枯病菌,快檢技術系統建立與高溫上升生態應用。
  1. 建立鑑定紋枯病菌新式分子診斷技術。
  2. 應用於高溫及接種之紋枯病結果在感染之莖、葉、頂芽組織及側芽等不同部位皆可檢測Rhizoctonia solani之DNA,在發病之植株表採集之根莖、葉、頂芽組織及側芽等全DNA仍可檢測出R. solani之存在。
主要績效指標(KPI)達成情形
主要績效指標(KPI)達成情形
O2KPI-1:設定環境溫度上升1.5°C的情況下,建立10種水稻對紋枯病的耐/抗性品種清單
  1. 完成20種以上水稻商業品種在一二期稻作環境下環境溫度上升1.5°C的紋枯病抗性表現評估。
O2KPI-1:完成水稻紋枯病基因特異性分析
  1. 田間紋枯病菌株測試多數具有耐高溫特性。紋枯病新式分子診斷技術,靈敏度高較傳統核酸增幅技術提高10倍,具專一性可用於區分其他之稻熱病、水稻白葉枯病及水稻徒長病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