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經濟性淡海水魚蝦貝類養殖因應氣候變遷調適(II)

(9) 經濟性淡海水魚蝦貝類養殖因應氣候變遷調適(II)

年度目標(O)及關鍵成果(KR)

目標(O)
研發提升養殖魚蝦貝類之逆境耐受力
預期關鍵成果(KR)達成情形
O9KR1: 收集冷水性魚類-雲紋石斑種 原進行繁養殖技術建立。
  1. 收集冷水性魚類-雲紋石斑種原100尾,以深層海水蓄養並進行繁養殖試驗。採集雲紋石斑精液進行冷凍保存。
  2. 完成雲紋石斑冷凍精液與點帶石斑雜交試驗2次。
O9KR2: 完成強化吳郭魚低溫耐受性之 基礎飼料配方。
  1. 降溫試驗在9℃~10℃維持6小時之後,20小時內水溫再從10℃上升至20℃。
  2. 各組活存率為對照組:43.5%; 脂肪酸添加組:100%; 脂肪酸添加維生素C組:92.6%。
  3. 實驗組活存率高於對照組2倍以上。
O9KR3: 篩選抗鹽度變化緊迫之白蝦品系種苗。
  1. 在鹽度緊迫方面,由30ppt下降至15ppt時,系群2白蝦存活率100%高於系群1之85%。
  2. 鹽度緊迫後,對哈維氏弧菌攻毒之白蝦存活率,系群2(17.5%)優於系群1(6%)。
  3. 篩選S2白蝦200尾保種蓄養。
O9KR4: 進行文蛤溫度與鹽度逆境測試。
  1. 模擬強降雨文蛤池鹽度驟降及夏季高水溫差7°C,養殖文蛤在鹽度4 ppt一週後死亡率高達95 %、8 ppt達20 %,顯著高於控制組32 ppt之3.3 %及16 ppt之1.7 %。野採文蛤在鹽度4 ppt一週後死亡率為23.3 %、8 ppt為16.7 %、16 ppt為10%、32 ppt為3.3 %。
主要績效指標(KPI)達成情形
主要績效指標(KPI)達成情形
O9KPI-1:建立雲紋石斑人工養殖技術。
  1. 完成冷水性魚類-雲紋石斑種原基因資料收集50筆。
O9KR2: 提高吳郭魚魚類對低溫的耐受性1℃以上。
  1. 藉由不飽和脂肪酸添加飼料投餵尼羅吳郭魚,可使低溫下(9℃~10℃/6小時)吳郭魚活存率高於對照組2倍以上。魚肉中n3HUFA的佔比亦較對照組高3%以上。
O9KPI-3:耐鹽度緊迫及哈維氏弧菌之白蝦種苗。
  1. 透過白蝦選育,可增加白蝦對緊迫及弧菌的抗性,若長期進行選育工作,將可緩解白蝦養殖產業困境。
O9KPI-4:耐鹽度溫度逆境之文蛤篩選。
  1. 藉由物聯網設備監測文蛤養殖池水質變化,有效進行水質調整,安全度過夏季高溫危險期。
  2. 野採文蛤對低鹽度(4 ppt)之死亡率23.3 %顯著低於養殖文蛤95%,其遺傳多樣性需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