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因應氣候變遷高溫逆境之果樹調適技術開發

(13) 因應氣候變遷高溫逆境之果樹調適技術開發

年度目標(O)及關鍵成果(KR)

目標(O)
建立柑桔於高溫缺水逆境下栽培管理調適技術,建立玉荷包荔枝開花之低溫需求氣象條件與建立提升荔枝開花比例之修剪模式,建立甜柿打破休眠催芽技術
預期關鍵成果(KR)達成情形
細部2-3KR1:建立柑橘專業區於高溫缺水逆境下柑桔栽培管理之關鍵技術
  1. 高溫或缺雨乾旱或坡地無灌溉設施,設置水塔或雨水採集設施,改善肥料(土壤與葉面施肥並用)與水分管理。
  2. 果園草生栽培,可幫助保留土壤水分與穩定土壤有質來源,減少有機肥施用成本。
細部2-3KR2:取得玉荷包荔枝開花之低溫需求氣象條件與建立提升荔枝開花比例之修剪模式
  1. 已完成玉荷包荔枝開花之低溫需求氣象條件與建立提升荔枝開花比例之修剪模式。
細部2-3KR3:進行繼續藥劑處理對甜柿萌芽開花之生理影響調查及不同氣溫條件下對甜柿枝條萌芽之生理調查
  1. 使用藥劑為稀釋50倍及100倍的氰胺基化鈣澄清液,於富有甜柿正常萌芽期前4週及6週進行全株藥劑噴灑,並調查其萌芽、開花與果實性狀。
  2. 於冬季將枝條在23℃下進行模擬暖冬氣溫條件處理,調查此溫度條件下對柿枝條萌芽之生理影響,並使用氰胺基化鈣及氰胺進100倍稀釋液進行打破休眠處理與萌芽勢調查。
主要績效指標(KPI)達成情形
主要績效指標(KPI)達成情形
細部2-3KPI-1:建立不同氣候逆境下柑橘動態水分與養分調控技術,預期節省肥料施用量10~20%以上,減少災損10-20%,降低生產成本
  1. 今年5月底之前遭逢乾旱缺水之逆境, 無春雨與梅雨,遲至5月底6月後才有豪雨,又經數月未雨,10月才再下雨,大部分椪柑園著果率差,落果率高, 對照區產量驟降(只有往年收量的20-30%),而隨氣候調整之動態養分及水分管理之處理區, 雖也歉收, 但產量約為往年之50-60%,災損約為傳統對照區一半。且果實之乾米吊汁情形大幅降低, 糖酸風味大幅提升。
  2. 由於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今年減少施用有機質肥料, 肥料生產成本至少減少30%以上。
細部2-3KPI-2:進行3種不同玉荷包修剪模式,取得高溫環境開花比例最高之栽培模式
  1. 完成6月底弱剪、6月底強剪與5月初弱剪的3種不同玉荷包修剪模式,結果顯示以輕度修剪可於隔年得到較高的開花比例。必要時可提早修剪增加枝條成熟度。
細部2-3KPI-3:完成富有甜柿低濃度藥劑催芽試驗1式
  1. 完成50倍及100倍稀釋之氰胺基化鈣澄清液於正常萌芽期前6週及4週噴施富有甜柿對後續開花結果的影響調查。 結果顯示處理組中以6週前噴施50倍稀釋液有最佳催芽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