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建立水稻高溫逆境營養調適之光合作用生理評估指標

(3)建立水稻高溫逆境營養調適之光合作用生理評估指標

Table HeaderTable Header
統籌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水稻生產調適
Table HeaderTable Header
單位/主持人農業試驗所作物組 何佳勳 助理研究員

年度目標(O)及關鍵成果(KR)

目標(O)
建立水稻高溫逆境營養調適作為之光合作用生理指標,高溫逆境下營養調適及夜間灌溉對水稻品種/系之緩解效益,以期評估調適處理技術之可行性。
預期關鍵成果(KR)達成情形
O3KR1:建立水稻高溫逆境營養調適之冠層葉溫與穗溫影響變化資料配合水稻生育階段進行高溫耐熱篩選圃3個水稻品種(TN11、TK9及TNG77)和2個耐高溫品系,於2種調適技術處理(如增施矽酸鉀及夜間灌溉)之冠層熱影像分析。
O3KR2:建立水稻高溫逆境營養調適之光合作用影響變化資料配合水稻生育階段進行高溫耐熱篩選圃3個水稻品種(TN11、TK9及TNG77)和2個耐高溫品系,於2種調適技術處理(如增施矽酸鉀及夜間灌溉)之光合作用量測。
主要績效指標(KPI)達成情形
主要績效指標(KPI)達成情形
O3KPI-1:建立水稻高溫逆境營養調適之冠層熱影像資料1式本試驗已完成高溫處理前及高溫處理後3個水稻品種(TN11、TK9及TNG77)和2個耐高溫品系,在抽穗時期於2種調適技術處理(如增施矽酸鉀及夜間灌溉)之冠層熱影像分析,目前已進行穀粒成熟期量測。
O3KPI-2:建立水稻高溫逆境營養調適之光合作用生理評估指標1式本試驗已完成高溫處理前及高溫處理後3個水稻品種(TN11、TK9及TNG77)和2個耐高溫品系,在抽穗時期於2種調適技術處理(如增施矽酸鉀及夜間灌溉)之光合作用分析,目前已進行穀粒成熟期量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