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導覽索引
網站首頁
農試所首頁
相關網站
Enter Keyword
Search for:
Search
Close
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影響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何謂韌性農業
韌性農業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下糧食供需推估暨糧食安全風險因應策略之研析
國際農業調適策略重點簡述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WGI及WGII重點摘錄
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本期報導
氣候變遷新知
活動快報
研究成果
學術發表
109年度學術發表
110年度學術發表
111年度學術發表
109年度研究成果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研究成果-亮點成果線上發表
洞察機先,氣象資訊與氣候變遷影響之掌握(分項四)
重要病蟲害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分項一)
與極端天候共存,韌性農業生產與調適技術(分項二)
模式分析,模擬農業未來衝擊變化(分項三)
110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1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111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相關活動
影音專區
活動資訊
會員登入
Menu
Search for:
Search
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影響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何謂韌性農業
韌性農業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下糧食供需推估暨糧食安全風險因應策略之研析
國際農業調適策略重點簡述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WGI及WGII重點摘錄
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本期報導
氣候變遷新知
活動快報
研究成果
學術發表
109年度學術發表
110年度學術發表
111年度學術發表
109年度研究成果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研究成果-亮點成果線上發表
洞察機先,氣象資訊與氣候變遷影響之掌握(分項四)
重要病蟲害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分項一)
與極端天候共存,韌性農業生產與調適技術(分項二)
模式分析,模擬農業未來衝擊變化(分項三)
110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1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111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相關活動
影音專區
活動資訊
會員登入
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影響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何謂韌性農業
韌性農業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下糧食供需推估暨糧食安全風險因應策略之研析
國際農業調適策略重點簡述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WGI及WGII重點摘錄
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本期報導
氣候變遷新知
活動快報
研究成果
學術發表
109年度學術發表
110年度學術發表
111年度學術發表
109年度研究成果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研究成果-亮點成果線上發表
洞察機先,氣象資訊與氣候變遷影響之掌握(分項四)
重要病蟲害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分項一)
與極端天候共存,韌性農業生產與調適技術(分項二)
模式分析,模擬農業未來衝擊變化(分項三)
110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1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111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相關活動
影音專區
活動資訊
會員登入
Menu
Search for:
Search
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影響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何謂韌性農業
韌性農業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下糧食供需推估暨糧食安全風險因應策略之研析
國際農業調適策略重點簡述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WGI及WGII重點摘錄
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本期報導
氣候變遷新知
活動快報
研究成果
學術發表
109年度學術發表
110年度學術發表
111年度學術發表
109年度研究成果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研究成果-亮點成果線上發表
洞察機先,氣象資訊與氣候變遷影響之掌握(分項四)
重要病蟲害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分項一)
與極端天候共存,韌性農業生產與調適技術(分項二)
模式分析,模擬農業未來衝擊變化(分項三)
110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1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111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相關活動
影音專區
活動資訊
會員登入
月報
»
003期|烏魚漁海況速報及知識平台應用
»
本期焦點
氣候變遷新知
韌性農業最新消息
本期焦點
烏魚漁海況速報及知識平台應用
水產試驗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 張致銜 副研究員
烏魚漁獲資源與氣候變遷影響
烏魚 (鯔,Mugil cephalus) (圖1) 為臺灣沿近海域冬季最重要的經濟魚種之一,會隨著大陸沿岸流至臺灣鄰近海域進行產卵洄游,主要盛漁期為冬至前後10天。然而,近年來受到氣候變動暖化情況加劇,使得臺灣沿近海烏魚年漁獲量變動幅度劇烈,由於海況因素左右魚群來游路徑,因此對於烏魚每年來游資源量、年齡組成及其族群結構與氣候變動之關係,仍有待持續調查與監測,進而掌握烏魚資源長期動態。水產試驗所持續解析臺灣沿近海烏魚漁業資源變動現況,運用長期漁獲資料分析近年烏魚漁業作業及漁獲位置變動情形,並於每年冬季烏魚汛期提供烏魚漁海況速報服務資訊,作為烏魚漁業資源管理與永續利用之參考依據。
圖1 烏魚 (鯔,Mugil cephalus)
運籌帷幄,掌握最新漁場動態-烏魚漁海況速報模式及知識平台之簡介
水產試驗所因應不同程度之氣候變遷情境發展烏魚漁海況速預報、資源解析與漁場變動分析模式,於每年冬季烏魚汛期期間發布烏魚漁海況預速報資訊(圖二),提供漁民作業參考建議,目標提供漁民即時判斷汛期間烏魚動態,主要以「衛星海溫資訊」、烏魚速報漁況即時訊息為主,並內容涵蓋海氣象資訊、水溫解析、沿近海各區漁獲情形,運用傳真、行動即時通訊通知各區漁會聯絡窗口等管道提供產業參考。
近年來運用衛星遙測及地理資訊系統於漁海況資料分析及速預報之研究與應用已相當普遍,水產試驗所官網每日更新之「衛星海溫資訊」(圖三),主要資料來自美國NASA JPL Physical Oceanography DAAC的GHRSST Level 4 MUR Global Found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alysis (v4.1),擷取臺灣沿近海及臺灣海峽海域之海水表層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資料,而衛星海溫資料應用並不僅限於烏魚漁業之應用,其他沿近海重要漁業皆可以做為參考依據。
圖2 烏魚漁海況速報資訊內容
圖3 水產試驗所知識平台-漁場動態
連結
未來烏魚漁獲資源變化及方向
近年烏魚主要漁獲位置有逐年北移的趨勢,臺中以北所佔比例,從2014年佔約72.4%,已逐年提升,在2018及2019年更佔全臺漁獲量的95% 以上,顯示過去雲嘉以南的傳統烏魚漁場,在冬季烏魚汛期間幾乎已不易捕捉到來游烏魚 (圖3)。面對烏魚資源逐年變動之趨勢,水產試驗所未來仍須逐步優化烏魚漁海況速報內容,並提升即時水溫與速報頻率強度,以協助產業調整因應未來氣候動與海洋暖化情境所產生之長期衝擊。有興趣的民眾可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官網瀏覽水產知識館之
漁場動態資訊(https://www.tfrin.gov.tw/cl.aspx?n=312)
,以掌握最新的漁場訊息。
圖4 臺灣沿近海域近六年捕撈作業魚場變化(2014-19)
圖5 烏魚漁業作業海域氣象與水文環境基礎資料分析,冬季海表面溫度(SST)21℃等溫線分布圖(2015-19)
氣候變遷新知
極端土壤溫度和水分對蝗害之影響
氣候變遷對森林的五個衝擊
智利嚴重乾旱 水果生產備受威脅
氣候變遷 減少海洋魚類
新型飼料 減少牛隻溫室氣體之排放
閱讀更多
韌性農業最新消息
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成立氣候變遷組-以「創新、包容、永續」推動氣候變遷科學研究與應用
去年全國科技會議結論已將此氣候變遷議題納入重要工作,科技部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於110年8月27日,將原為任務編組之氣候變遷專案組正式成置為氣候變遷組,希望能透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成熟運作,更全面進行各項議題的研究與應用。一方面代表科技部對氣候變遷科研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另一方面也積極回應科技部的2030科技願景「創新、包容、永續」的施政方向。
第十屆亞洲作物科學協會大會
於110年9月8日至9月10日舉行線上研討會,此次會議主題為亞洲未來社會的農業、環境和健康,針對當前大田作物生產問題、耕作制度與智能農業、作物生產的非生物性脅迫、作物遺傳學與生理學等四大面向進行探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