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為台灣重要經濟果樹,目前栽培種面積為1.6萬公頃,為充分供應內外銷市場需求及維持產業競爭力,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及課題就是穩定生產,但近年來受全球暖化的影響,發生異常氣象災害的機率逐漸升高,芒果花芽分化期及開花期若遭逢逆境,容易造成開花率低與結果不良,以致近年來常發生開花不結果,甚至不開花的情況,導致嚴重減產,因此亟需藉由篩選具抗耐低溫之品種,並建立芒果逆境生理調控技術及應用方式,以穩定芒果生產,提升果實品質及農家營收,降低因逆境造成的鉅大損失。
芒果耐低溫逆境生理調控及應用試驗,將芒果葉片處理5℃,結果顯示Fv / Fm比(QY)明顯降低,且不同品種對低溫的反應不同,因此初步評估葉綠素螢光Fv/Fm可作為芒果在低溫逆境下非破壞性生理指標。因此進行60個芒果品種(系)低溫處理對葉片之葉綠素螢光反應(QY)影響評估,其中以台農1號、台農3號、金蜜、聖心、愛德華、北寮、香檨、高雄3號等28個品種(系),經5℃處理48小時之後,QY值無明顯降低。根砧試驗中芒果植株以5°C處理後,葉片QY值(葉綠素螢光Fv/Fm)並非馬上呈現下降(表2、圖1),反而有些與處理前的數值相較反而有提升的狀態,在處理後6天有些品種才出現明顯葉綠素螢光值降低,8個根砧品種經測試,以金煌根砧較耐低溫處理,而玉文根砧較不耐低溫處理。暖冬造成芒果花芽分化期之抽梢經透過不同處理後,其中以除梢及除葉等2個處理開花率較高(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