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式本土化驗證
選用玉米生長模式MAIZSIM,模式的輸入包含土壤、氣象、田間管理(灌溉、施肥)與品種等參數,模式的輸出為每日之作物生育期、葉面積、各部位乾重等生長與發育指標,以及土壤剖面之氮素與水分動態。為了建立國內重要品種植物參數,使用台中霧峰、新竹新豐、雲林水林等地區收集之田間觀察資料,進行參數測試與驗證,試驗品種包括食用玉米(華珍)與硬質玉米(明豐3號)。比對模擬與田間實際量測的葉齡、葉面積指數、各部位乾重(葉、莖、穗),結果顯示模式能準確的模擬春作與秋作葉尖數和葉齡變化,並對於葉面積指數、地上部與穗乾重進行合理的模擬。未來情境的氣象則使用AR5氣象網格資料,選擇中度排放情境 (RCP 4.5) 下6個氣象情境,模擬2030、2040、2050年全台平地區域春作與秋作玉米產量,另使用歷史重建網格資料模擬2020年春作與秋作產量作為未來情境產量變化比較基礎,計算不同時序下產量變化相對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