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起 70% 動物族群下降

當溫室氣體持續排放,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短短 50 年內,平均約 70% 的全球野生動物族群數量驟降。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 與倫敦動物學會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s, ZSL) 發布 2 年 1 次的《Living Planet Report》,在 1970-2018 年間,從開放水域到熱帶雨林,數量豐富的魚類、鳥類及兩棲爬蟲類等,數量平均下降 2/3,2022-2020 年為 60%;2022-2018 年為 68%。
很多科學家認為我們正經歷第六次大滅絕,且滅絕的速度遠高於恐龍滅絕時期。WWF 的地球生命力指數 (Living Planet Index) 結合了約 5,230 種動物,超過 32,000 個族群來計算野生動物在各地及分類中的豐富度。在世界上物種最豐富的地區: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包含亞馬遜地區,在過去 48 年,94% 平均野生動物族群大小快速下降,且森林砍伐速度正加速中;第二則為非洲 66%,依序為亞洲及太平洋 55%、北美洲 20%、歐洲與中亞 18%。為減緩生物多樣性下降的速度,我們須改變生活習慣,讓 COP15 的目標達成,減少碳排,控制全球溫度上升。
關鍵字
COP15, wildlife population, sixth mass extinction, catastrophic projection, defore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