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焦點
110年度「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期末分享會
農業試驗所、韌性農業綱要計畫執行團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推動「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綱要計畫,聚焦氣溫上升1.5°C、農業可用水資源短少10%、災變天候增加三大核心氣象情境,透過各計畫科研成果,提出因應氣候變遷調適作為相關措施。
本期110年度期末分享會彙整五大主軸計畫執行成果,包含因應氣候變遷之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透過期末分享會的分享,讓各執行團隊瞭解綱要計畫執行成果並提供交流分享機會及空間,五大研究主軸成果如下:
-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執行成果分項一計畫透過評估氣候變遷對我國農業體系之衝擊影響、調適效益評估,進一步推動農業調適行動,同時建立我國糧食安全預警系統、供應鏈與農業調適策略定期檢討機制,逐步完備決策評估系統,強化農業調適能力,110年度關鍵成果(KR)包含:1.透過建構氣候變遷下糧食安全與韌性農業決策支援系統,提供調適行動相關基礎與評估資訊,深化農業調適措施之推動。
2.透過調適策略檢討與研析,精進農業調適策略,提升產業調適認知與能力。


- 氣候變遷下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分項二計畫針對三大聚焦核心氣象情境,研擬農漁畜生產影響之因應調適措施,包括非生物性逆境調適技術、非生物性逆境篩選設施平台、分子標誌篩選平台及生理與外表型影響機制分析技術等,進行調適技術研發與改善流程建立,提升農業栽培養殖系統生產的韌性。110年度關鍵成果(KR)包含如下:



- 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分項三計畫藉由空間資訊與模式技術評估三大聚焦情境下對農林漁畜的衝擊。110年度關鍵成果(KR)包含如下:1.完成作物生長模式參數驗證與回溯性分析,應用於淹水與高溫情境下生產風險與管理對策研擬。
2.完成高溫與清潔用水限制下養豬產業衝擊分析與風險管理對策。
3.應用GIS空間資訊建構冬季蜜源區域資訊、烏魚漁場動態資訊及海岸林數位資訊。




- 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分項四計畫結合氣候變遷情境分析完成農產業現況樣態調查及未來氣候風險評估,以及強化極端天氣發生之防災體系,包括農業所需之客製化氣象產品、災害應變機制建置與推動、蔬菜生產量預警機制及未來氣候情境預測和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機率分析。110年度關鍵成果(KR)包含如下:1.編撰氣候變遷下主要農產業風險評估報告及建置調適策略資料庫,完成2030、2040及2050年三個評估點氣候情境分析及關鍵作物之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件機率與災害風險地圖。
2.產製逐日格點化氣象預報與客製化農業氣象產品提供團隊研究運用及推廣利用。
3.強化農業防災體系之農作物早期預警系統、防災技術研發、災害通報與應變機制及勘災技術改進等作為。



- 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計畫探討氣候變遷對大宗作物病蟲害發生之影響並建立調適策略,包含新型病害、蟲媒病毒病害,並模擬不同氣象情境下高風險或可能入侵害蟲之風險分析與調適策略。110年度關鍵成果(KR)包含如下:1.制定氣候變遷下高風險害蟲分析所需之組成因子,並模擬溫度上升1.5℃的情境下,荔枝、龍眼與玉米重要蟲害之地理分布變化與可行之防治調適對策。
2.釐清氣溫上升對稻熱病菌菌群分佈之影響與關聯性。
3.探究番茄重要病害因氣候變遷的族群變化,建立可預測的動態變化模式,以利擬定可調適的策略。



110年度韌性農業綱要計畫期末分享會於110年12月17日完成辦理,有關詳細成果報告影片將置於會員專區,請有興趣的訪客至會員專區觀看。
韌性農業最新消息
自2022年1期作施行政策型水稻收入保險,分為基本型保險及加強型保險2種。基本型保險為全面納保項目,保費由農委會全額補助,當區域產量減少超過20%,農民即可獲得理賠每公頃1萬8千元;加強型保險採自願方式投保,保費由中央政府補助50%,地方政府得視財政狀況加碼補助若干比例,農民僅須負擔10%保費,保單即成立,可獲得起碼保額60%的保障。當區域產量一期作減產超過5%、二期作減產超過10%即可獲得理賠,減產越嚴重,理賠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