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貿易有助緩解氣候變遷引起的糧食問題

發表日期

2022-12-13

引用來源

Sci Dev Net

翻譯撰寫

鄭涵嬪

網址連結
圖片來源:原始圖片位置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全球糧食生產和消費模式改變。根據 2019 年發表在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的一項研究指出,長期的溫度變化可能會影響耕作時期,並增加病蟲害發生率,進而導致作物減產。斯里蘭卡拉賈拉塔大學(Rajarata University)農業經濟學高級講師 Sumali Dissanayake 表示:「世界各地都種植玉米,以赤道附近國家的產量最大;研究發現,這些國家因為平均氣溫上升,而導致玉米產量下降。然而在溫帶地區廣泛種植的小麥,卻可能隨著溫度升高而產量增加」。

  美國伊利諾大學氣候、區域、環境和貿易經濟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nd Trade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Sandy Dall‘erba表示「氣溫上升會對國家出口農產品的能力造成負面影響,因為它會導致作物減產並降低農業勞動生產率」;這項研究於今年12月發表在Global Food Security,當中指出極端天候對農業造成的影響,接連威脅到糧食安全、金融福祉及全球政治的穩定性,然而透過貿易獲取外國穩定生產的食品,能有效平衡糧食短缺的問題,對於減輕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至關重要 。

關鍵字

food trade, food security, climate change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