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是一個溫暖的開始,打破了整個歐洲的紀錄
地中海地區上空的高壓帶和大西洋低壓系統引發了強烈的西南氣流,將暖空氣從非洲西北部帶到中緯度地區。由於海面溫度高於正常水平,空氣在經過北大西洋時進一步變暖。在北大西洋東部,海面溫度比正常水平高 1-2°C,在伊比利亞海岸附近更甚。這一切都讓歐洲多個國家在跨年夜和元旦創下了破紀錄的高溫。
專題報導
地中海地區上空的高壓帶和大西洋低壓系統引發了強烈的西南氣流,將暖空氣從非洲西北部帶到中緯度地區。由於海面溫度高於正常水平,空氣在經過北大西洋時進一步變暖。在北大西洋東部,海面溫度比正常水平高 1-2°C,在伊比利亞海岸附近更甚。這一切都讓歐洲多個國家在跨年夜和元旦創下了破紀錄的高溫。
科學家一致認為,世界氣候暖化主要原因為二氧化碳的排放(估計 2021 年為 330 億噸),遠遠超過正在清除的量(本報告建議每年 20 億噸)。在排放和清除量達到平衡(所謂的“淨零”)之前,預計全球氣溫將上升。
本期焦點 氣候變遷新知 韌性農業最新消息 本期焦點 應用農業氣象資料與調適策略降低熱緊迫對臺灣乳牛產乳量之影 … 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導致全球世界變得更加極端,科學家們越來越能夠肯定是隨著地球暖化造成的。了解和預測地球暖化影響的其中之一方法是尋找氣候變遷對洪水、熱浪和乾旱等極端天候事件的影響,例如,2021年10月,韓國部份地區均溫比以往高7℉,在過去,這是極為罕見的熱浪,一千年都不會出現2次的現象,但科學家發現,如果人類不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到2060年,這種熱浪將成為韓國的新常態。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the European Union’s 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夏天是歐洲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包括英國、愛爾蘭、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和葡萄牙,秋天也是有紀錄以來第三溫暖的秋天;數據更揭露,歐洲氣溫在過去30年裡,比全球均溫上升2倍多,是世界上所有大陸中最高的。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指出,除了節省紙類及塑膠製品的使用,透過菜單明確標示食品對氣候環境的影響程度,讓速食店擠身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列。該研究團隊設計一份菜單,在高碳排的食物品項旁標示「high climate impact」, 在低碳排的食物品項旁標示「 low climate impact」。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全球糧食生產和消費模式改變。根據 2019 年發表在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的一項研究指出,長期的溫度變化可能會影響耕作時期,並增加病蟲害發生率,進而導致作物減產。斯里蘭卡拉賈拉塔大學(Rajarata University)農業經濟學高級講師 Sumali Dissanayake 表示:「世界各地都種植玉米,以赤道附近國家的產量最大;研究發現,這些國家因為平均氣溫上升,而導致玉米產量下降。然而在溫帶地區廣泛種植的小麥,卻可能隨著溫度升高而產量增加」。
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所帶領的一項研究發現,北極地區自 1950 年以來,降水量顯著增加 10% 至 15%。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奧登計算工程與科學研究所(Oden Institute for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的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計算模型,能更精準預測格陵蘭(Greenland)冰川前緣的融化速率,並發現其融化速率比先前所預測的快上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