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導覽索引
網站首頁
農試所首頁
相關網站
Enter Keyword
Search for:
Search
Close
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影響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何謂韌性農業
韌性農業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下糧食供需推估暨糧食安全風險因應策略之研析
國際農業調適策略重點簡述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WGI及WGII重點摘錄
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本期報導
氣候變遷新知
活動快報
研究成果
學術發表
109年度學術發表
110年度學術發表
111年度學術發表
109年度研究成果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研究成果-亮點成果線上發表
洞察機先,氣象資訊與氣候變遷影響之掌握(分項四)
重要病蟲害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分項一)
與極端天候共存,韌性農業生產與調適技術(分項二)
模式分析,模擬農業未來衝擊變化(分項三)
110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1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111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相關活動
影音專區
活動資訊
會員登入
Menu
Search for:
Search
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影響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何謂韌性農業
韌性農業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下糧食供需推估暨糧食安全風險因應策略之研析
國際農業調適策略重點簡述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WGI及WGII重點摘錄
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本期報導
氣候變遷新知
活動快報
研究成果
學術發表
109年度學術發表
110年度學術發表
111年度學術發表
109年度研究成果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研究成果-亮點成果線上發表
洞察機先,氣象資訊與氣候變遷影響之掌握(分項四)
重要病蟲害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分項一)
與極端天候共存,韌性農業生產與調適技術(分項二)
模式分析,模擬農業未來衝擊變化(分項三)
110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1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111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相關活動
影音專區
活動資訊
會員登入
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影響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何謂韌性農業
韌性農業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下糧食供需推估暨糧食安全風險因應策略之研析
國際農業調適策略重點簡述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WGI及WGII重點摘錄
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本期報導
氣候變遷新知
活動快報
研究成果
學術發表
109年度學術發表
110年度學術發表
111年度學術發表
109年度研究成果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研究成果-亮點成果線上發表
洞察機先,氣象資訊與氣候變遷影響之掌握(分項四)
重要病蟲害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分項一)
與極端天候共存,韌性農業生產與調適技術(分項二)
模式分析,模擬農業未來衝擊變化(分項三)
110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1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111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相關活動
影音專區
活動資訊
會員登入
Menu
Search for:
Search
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影響
農業部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推動
何謂韌性農業
韌性農業計畫介紹
氣候變遷下糧食供需推估暨糧食安全風險因應策略之研析
國際農業調適策略重點簡述
IPCC 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WGI及WGII重點摘錄
最新消息
專題報導
本期報導
氣候變遷新知
活動快報
研究成果
學術發表
109年度學術發表
110年度學術發表
111年度學術發表
109年度研究成果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研究成果-亮點成果線上發表
洞察機先,氣象資訊與氣候變遷影響之掌握(分項四)
重要病蟲害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分項五)
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分項一)
與極端天候共存,韌性農業生產與調適技術(分項二)
模式分析,模擬農業未來衝擊變化(分項三)
110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0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生產環境評估與管理知識平台建置
四、農業氣象資訊加值與災變天候調適
五、有害生物發生分析與調適策略
111年度期中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111年度期末分享會
一、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治理
二、農業生產之韌性與逆境調適
三、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調適資訊服務與知識推播
相關活動
影音專區
活動資訊
會員登入
月報
»
027期|建立馬鈴薯耐旱生產調適管理技術
»
本期焦點
氣候變遷新知
韌性農業最新消息
本期焦點
建立馬鈴薯耐旱生產調適管理技術
種苗改良繁殖場 - 助理研究員 張勝智
建構馬鈴薯缺水逆境試驗設備
我國中南部地區冬季少雨,馬鈴薯栽培以灌溉為主,近年因氣候變化劇烈,造成水分供應不足,109至110年期間更遭受嚴重乾旱,對馬鈴薯栽培造成極大困境,因此本計畫以建立耐旱馬鈴薯生產調適管理技術與篩選表現較佳可供應用的品種為目標,完成灌溉設施、環境溫濕度及土壤水分監測系統。
建立馬鈴薯耐旱表現之生育及生理指標
本試驗以不同供水處理,建立馬鈴薯與產量構成有關之性狀,包含生育及產量性狀,並篩選與乾旱逆境有關之生理指標,以供韌性管理、品系評估,作為因應乾旱逆境之早期評估方法。透過不同灌溉模式處理下,各品種在生育指標性狀如株高、莖粗、葉片數,均會受到乾旱因素所影響,各品種間異有差異,故可作為初期評估耐旱表現之生育指標;在生理指標如葉綠素含量表現上,各品種與土壤減少水分供應下,表現並無明顯差異,推測水分供應對不同品種間葉綠素含量累積無明顯差異,但仍須持續進行試驗再確認本項生理指標的應用。
建立馬鈴薯耐旱試驗篩選方法與品種評估
本試驗以不同供水模式進行耐旱試驗,評估供水量節約效果與生產情形,建立初步韌性管理的方法參考。本試驗前期,108/109年期已完成灌溉系統、水源供應及監測系統建構,透過液體流量計,進行水量供給量測,並完成土壤水分測定器與資料傳輸系統(Lora系統)等設備建構。109/110年期試驗,比較在不同灌溉模式下,溝灌與噴灌在馬鈴薯全生育期間(109年12月6日至110年2月16日止),每週調查,結果得知,在溝灌供水,早期表土含水量至多為25%,但隨植株持續生育,土壤含水量降至約10%,尤其減少水分供應達10%或20%,土壤含水量更減少至5~10%,表層土壤含水量大幅減少(圖1);在噴灌供水下,因水源直接供應至土表,表層土壤含水量高,早期含水量即可達35~40%,在減少水分供應10%或20%,土壤含水量亦有達20%以上,可有效維持表層土壤濕度,以利作物生育(圖2)。
透過不同灌溉方法對韌性管理技術的應用上,比較溝慣與噴灌差異可發現,各品種間表現差異明顯,種苗4號與種苗6號產量表現最佳,單株塊莖產量均達600公克以上;在減少水分供應20%,各品種表現均下降,噴灌造成的影響低於溝灌,說明在缺水情形,透過噴灌處理,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與水分流失,在減少20%水分供應下,克尼伯在溝灌處理,產量減少達60%,噴灌處理則減少30%,相對於種苗4號、種苗6號及台農1號對於缺水乾旱更為敏感(圖3及4)。
圖1、溝灌下,不同程度減少供水處理之土壤含水量變化
圖2、噴灌下,不同程度減少供水處理之土壤含水量變化
圖3、不同灌溉方法(溝灌與噴灌)之馬鈴薯品種田間表現
圖4、不同供水模式下,不同品種間單株產量表現差異
氣候變遷新知
氣候變遷下 大袋鼯受威脅
美國參議院 承諾未來鳥類安全
美國面臨能源與水源短缺
氣候變遷 減少植物產量
氣候變遷 多數美國人未有危機意識
閱讀更多
韌性農業最新消息
高溫少雨 坪林茶樹災損2至4成
新北坪林文山包種茶約5成市占率,年產值8億元以上,但今夏炎熱又少降雨,大批茶樹逐漸乾枯,平均災損2成。高溫屬於延遲性災害,以茶葉為例,葉片連續3天高溫不會馬上乾枯,連續1、2周就可能會乾枯受損。
水稻有投保災損免煩惱 請農友把握八月底前投保
為提升稻米產業競爭力、並穩定農民收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今年起開辦「水稻收入保險」,請種植水稻農友把握最後投保期限,於八月卅一日前至各地農會投保,確保自身權益。
2022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
於今年8月12日至14日在台北世貿1館盛大舉辦,透過持續關注氣候變遷、永續能源、企業永續、大學永續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廣等五大工作重點目標,設立六大展覽主題「政策區」、「城市區」、「企業區」、「大學區」、「NGO區」及「生活區」,聯合中央及地方政府單位、企業、醫療、教育和金融機構,全方位展現永續發展的各種面向成果,並與消費者溝通永續觀念如何化為行動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