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小朋友

近年來熱浪持續地發生在世界各地,印度人口為世界第二大國,且飽受氣候變遷的影響,在 2022 年為全世界最受氣候影響排名第十的國家。根據紀錄北部、西部及中部印度地區目前正處於熱浪之中,今年 5 月 16 日德里 (Delhi) 地區紀錄到的最高溫度為攝氏 49 度,其他地區為攝氏 44-47 度,熱浪造成牲畜及作物的死亡,兩項重要的生活來源,根據國家災害管理中心 (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Authority, NDMA) 並在 1991-2018 年造成 24380 人的死亡。
氣候及環境的危害已經對孩童造成重大的影響,根據哥倫比亞大學 2018 年的研究,幼兒及小孩對於熱浪環境容易脫水及熱壓迫,他們也更容易因此有呼吸道疾病、腎臟疾病、電解質失衡及發燒等狀況。氣候變遷正影響著孩童的各種權力,包含生存、用水、教育、保護及參與的權利。不幸地是這些都只是開始,未來氣候變遷更加嚴重,問題只會越演越烈。

波恩氣候變遷會議

波恩氣候變遷會議 (The Bon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開始為今年 11 月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COP27) 作準備。這個會議將在加速地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緊張的狀況下舉行,除了各國政府努力減緩氣候變遷外,COP26 立定重大的進程給予非締約方利益相關者,這次的波恩會議也會延續。COP27 將在埃及沙母沙伊赫 (Sharm el-Sheikh) 舉辦,期望以去年的會議成果為基礎,確定最終巴黎協議的細節,明確減緩、適應、支持 (財務)、損失及危害的相關工作。非締約方利益相關者也會被納入全球盤點,以及巴黎協定的執行。
巴黎協定的主要目的為保持本世紀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不超過攝氏 2 度,且限制溫度的上升在前工業化前攝氏 1.5 度。然而,全球溫度預估在本世紀末將上升為攝氏 1.5 度的雙倍,因此 COP27 將專注在各國如何執行,包含法律、政策、計畫、司法及部門的設置等。

氣候變遷時代 水資源價格的統一

根據 2019 年的數據,在美國一家四口每天平均消費 100 加侖的水,每月花費 73 美元。家用水的價錢主要來自運送費用,家用水也只佔水資源的一小部份,大部份使用在產品製造及基礎建設上,然而,這些企業使用這些水可能幾乎沒有付費,或是僅支付水資源使用權,而不是實際使用水量的價錢。來自水足跡網絡 (The Water Footprint Network) 的監測,如果計算間接水的使用,平均美國居民每天消費 2000 加侖。
耗水產品的貿易在 1986-2007 年增加了 2 倍,2020 年來自《Nature》的研究預測 2010-2100 年這樣的貿易將上升 3 倍,氣候變遷造成水資源緊迫的國家將會仰賴進口耗水產品。現存的經濟體系仍視淡水為免費的資源,因此水資源正在瓦解,經由溫室氣體的釋放、生態系統的破壞及汙染。專家認為水資源的使用應有統一的價格,如同二氧化碳排放的標準一樣,以減少水資源的使用,也可以使用經濟激勵的方式保護水資源,並提出水市場 (water market) 的概念。

氣候變遷 大堡礁水質改變

根據 greatbarrierreef.org,大堡礁坐落於珊瑚海,堆積了很多世代的珊瑚超過 2 千萬年,長達 1429 英里長的珊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活體結構,為許多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包含海綿、珊瑚、魚、烏龜、軟體動物及甲殼類動物等。來自昆士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Jianxin Zhao 教授的研究,由多蘿西山研究船 (Dorothy Hill Research Vessel) 鑽取珊瑚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設施 (the Radiogenic Isotope Facility) 分析稀土元素 (rare-earth elements),顯示大堡礁經歷氣候變遷已達 8 千年,且長期的氣候改變造成水質的影響,例如強烈的印澳夏季風 (Indian-Australian summer monsoon) 造成極端的逕流 (runoff ) 改變南大堡礁的水質。
隨著氣候現象的穩定,水質才能有所改善,了解大堡礁如何應對環境改變及過去水質狀況,將更有助於我們了解珊瑚的生態與生長速率,期望能藉由了解進而找出保護大堡礁的方法。

全球暖化 打亂睡眠

氣候變遷為世界各地帶來更嚴重地高溫、乾旱、淹水、野火及海平面的上升,除此之外,發表於《Cell Press》的研究指出,全球暖化也將造成人類睡眠的喪失,到了2099年溫度的上升,可能將減損每人每年50-58小時的睡眠時間,主要對低收入戶、年長者及女性影響最大。睡眠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身體修復過程,研究員透過加速度計睡眠追蹤腕帶(accelerometer-based sleep-tracking wristbands)蒐集全球68個國家超過47,000成人的睡眠資料,發現當夜晚溫度高於攝氏30度,睡眠平均減少14分鐘。我們的身體會維持著穩定核心溫度,直到晚上睡眠時間,我們的身體會釋放熱以擴張血管,並增加四肢的血流。
過去的研究也顯示,睡眠品質會隨著環境溫度上升而下降,這項新研究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最高,也就是說這將影響相對弱勢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