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食物供給

氣候變遷意味著天候的不穩定,極端的降雨、乾旱或是野火的發生等,甚至可耕地的減少,因此食物的供給系統備受影響。 然而,我們目前的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 14.5 %,並釋放了 3.7% 的甲烷,且甲烷對暖化的影響最大,同時,畜牧業的用水佔了高達 42%;畜牧業也開墾了大片土地,造成了森林的砍伐,除了養殖動物,也有大片土地種植玉米、苜蓿及豆類,供給 800 億隻養殖動物,這數量約為全球人口的 10 倍。來自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 的主席 Peter Bakker 提到如果我們在 2030 年未能解決甲烷排放問題,那麼極端氣候將持續惡化下去。沒有效率的食物供給系統消耗資源外,也促使氣候變遷的發生,有些產業像是房屋建造及運輸,儘管跟氣候變遷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也造成水資源的消耗。
因此近年來植物替代食物盛行,像是組織培養肉 (cultivated meat) 的出現,在營養及味道上科技的進步,是否能減少畜牧業造成的氣候變遷影響,有待未來持續的追蹤。

外溫動物承受最大氣候變遷影響

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溫度上升,來自期刊《Ecology Letters》的研究顯示,較年輕的動物對於溫度上升的反應較大,也比較脆弱。這項研究分析超過 60 年 138 種外溫動物的結果,研究對象主要是外溫動物,所謂外溫動物表示他們的身體溫度受外在環境溫度影響,像是魚類、爬蟲類、兩棲類及昆蟲,這些動物在地球上佔 99%,也因此氣溫不斷上升,甚至熱浪來襲,突然的高溫對他們的影響甚鉅。現在較年輕的外溫動物在未來將承受更多的高溫環境,且影響著生物多樣性。然而,外溫動物對於熱適應也有一定的範圍,當超過了其最大的耐熱度,會導致身體功能喪失,甚至死亡。
動物演化的速度遠不及氣候變化的速度,而現今動物可以藉由移動找尋適合的棲地環境,以避免死亡,但是年輕的動物像是仍在蛋裡未孵化的,或是體型較小的,無法移動或是無法移動較遠的距離,因此發現年輕的外溫動物對於熱浪等極端氣候較脆弱,且陸生較水生的脆弱,而牠們是如何適應高溫則有待研究。

氣候變遷 病媒傳播疾病加劇

來自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SIRO) 的首席科學家 Prasad Paradkar 指出在東南亞已經出現大量的病媒傳播疾病,而這個疾病的增加和氣候變遷的關係有著直接與間接地影響;直接的影響包含極端氣候事件,像是氣旋與強風可以使媒介昆蟲傳播至更遠;間接的影響則像是增加的全球溫度。溫暖的氣候擴大了病媒疾病可觸及的範圍,並幫助病原體的繁殖。舉例而言,日本腦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 從亞洲傳播到澳洲,是由於候鳥吃了帶日本腦炎的蚊子,且比平常飛得更南;來自雪梨大學的研究員 Michael Ward 提到,亨德拉病毒 (Hendra virus) 在更南的澳洲被發現,由於狐蝠 (flying foxes) 分佈的改變,可能因為棲地的破壞、聖嬰現象或乾旱影響,儘管感染人數甚少。
氣候變遷造成全球溫度上升,改變了部分生物的棲地範圍,也加劇了疾病的傳播與繁衍,因此全球暖化影響的層面甚廣。

美國果農向北尋求栽種地

美國加州的果農正向北尋找適合的栽種地,以避免遭受乾旱及缺水問體,而加州正是美國最大的農產地。美國最大的莓果商 Driscoll’s 與加拿大魁北克的 Sébastien Dugré 合作,測試黑莓 (blackberries) 和山莓 (raspberries) 在魁北克的商業生產是否可行,然而魁北克較冷的氣候會限制莓果的生產,因此在加拿大大規模的莓果生產並不普遍,而 Dugré 從去年開始測試,而今年約可以收穫 80 噸。Dugré 利用隧道式的遮蔽保護莓果避免雨水,並創造適合生長的微氣候,幫助他從早春即可開始種植,直到晚秋,延長了生長季節。
儘管大規模的莓果生產測試需要很多的試驗,甚至失敗的發生,然而對加拿大的生產者而言卻很值得,因為與大公司合作,他們也能承擔較高的風險與嘗試。這樣的產地轉移,除了解決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外,在加拿大的生產與運輸費用相對較便宜,卻也反映出加州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提高了水和避免災害的花費,同時仍有缺工問題。未來若氣候變遷更加嚴重,加拿大也未能避免極端氣候的侵擾。

氣候變遷 非洲如何擺脫缺糧

氣候變遷讓薩哈拉以南的非洲面臨缺糧問題,除此之外,烏俄戰爭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加劇了食物短缺及價格提高的問題。氣候事件破壞了作物產量及食物的運輸,這樣的狀況不成比例地發生在世界各地,有 1/3 的乾旱發生在薩哈拉以南的非洲,而伊索比亞及肯亞在過去至少 40 年來遭遇嚴重乾旱,除此之外,查德 (Chad) 也受強降雨及淹水的影響。薩哈拉以南非洲的食物供應及價格不穩定,尤其是在氣候影響下,因為約 85% 依賴進口,以及政府過多的干涉,且大部分農民及漁民的收穫量決定於天候,僅有 1% 的農地有灌溉。因此食物的進口可以減緩非洲國內氣候對農業的衝擊,然而,運輸的成本也增加,隨之造成食物價格的上漲。
因應這樣的狀況,政府干預農作物的生產與食物的分配,像是價格控制及食物監控導致食物短缺,抑制食物產量、庫存及貿易的下降,而補貼肥料及種子造成過度利用與作物多樣性的下降。不過另一方面而言,有政府的干預也是有些優點,像是支持相關的研究、建設及農業生產上。然而,期望未來透過研究及建設的提升,能提供長期的經濟支持,並提升對氣候變遷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