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氣候改變未來十年全球農業

近期的極端氣候下,全球農產量不如過去,人類活動製造溫室氣體提高了氣溫、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降雨型態的改變等,都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生長,農民需要更快速地適應環境,例如改變播種時間、種植較抗逆境的作物、遷移種植環境到地勢較高處等。
來自 NASA 戈達德太空研究所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GISS) 的研究,結合新的氣候預測與各種最新的作物模型,發現重要作物影響甚鉅,以玉米為例,可種植的海拔範圍很廣,然而溫度上升,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低海拔太熱,甚至傷害玉米作物,美國、西非、亞洲等地近年玉米產量都將下降超過 20%。另一方面,種植於溫帶氣候的小麥,則預測產量將上升,但卻會降低其營養價值。
氣候變遷將使國家間糧食安全更加不平等,儘管現今社會努力減緩氣候改變,全球農業已面臨氣候的衝擊。

孟加拉農業如何應對海平面上升

孟加拉 (Bangladesh) 在過去二十年來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甚遠,水災與海平面的上升,已危及數以萬計的生命,威脅包含土地淹水、高鹽度的溪流與土,使得農作物難以生長。農民們努力地調適並尋找解決方法,他們利用漂浮的苗床 (floating seedbed) 來發展耐鹽品種的水稻,而這個方式其實也存在了一世紀之久。他們將水葫蘆 (water hyacinth) 和竹子 (bamboo) 綑綁起來製作苗床,並利用木屑 (wood chipping) 和椰殼 (coconut coir) 當作肥料,除了稻米外,苦瓜、菠菜和秋葵也可以此方式種植。也有部分當地農民改養殖蝦子或捕捉野生螃蟹維生。
然而,來自孟加拉大學工程與科技學系的氣候專家 Saiful Islam 則提出,為長期解決淹水問題應該朝建造堤防和紅樹林的方向,讓數以萬計因水患而離開家園的人,能夠有機會擁有新的陸地與生活。

人類活動減少森林碳儲存

森林是地球的肺,為我們減少二氧化碳,覆蓋地球表面,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包含有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複合遺產三大類,也將數座森林納入世界遺產中,保護並避免森林被不當的開發。今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有 10 個被保護的世界遺產森林比起過去 20 年排放了更多的碳,因為人為的開發與破壞。他們也表示,257 個世界遺產森林每年共吸收大氣中 1.9 億噸的碳,這數字約為英國一半的化石燃料排放的碳量。
然而,人類仍不斷的開發,包含非法或合法的農地擴張,甚至是氣候變遷導致的野火的發生,都正使森林一點一滴消失中。

氣候變遷與人為疏失衝擊希臘農業

希臘中部安佩洛納斯 (Ampelonas) 的農業近期正面臨財務破產,七月份連續的熱浪、電力中斷及水資源問題等,農民無法灌溉農地,甚至失去所有作物。而氣候變遷造成了一連串的問題,熱浪使得農民農產下降,收入減少,安佩洛納斯與隔壁村莊甚至無法承擔灌溉用水費,影響生活,且老舊的供水系統,在運水過程中損失大量的水,氣候變遷下,降雨減少,供水灌溉也成為困難。為解決缺水問題,政府開放安佩洛納斯農民挖井,抽取地下水來灌溉農地,然而,降雨的減少,大量的抽取地下水,使得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土地塌陷。另一方面,熱浪來襲加上全球溫度上升,造成農作物早熟,不易生長等問題。
希臘政府對此表示,將提供農民更多農業知識與氣候變遷的資訊教育,擴大灌溉網絡,有效利用水資源,關閉私有水井,並於農業部設立災難救助基金,與疫情後復原基金,希望能建立農民對於氣候變遷影響的正面態度。

太陽能水幫浦為肯亞的農場供水

根據聯合國水資源組織的數據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缺水國家中 而肯亞也是其一 。 根據該國的氣候智能型農業戰略 在肯亞的農業大約98%靠雨水灌溉且”極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 。
今年2月世界銀行和馬庫埃尼縣政府與農民合作 在 Mauyu 的村莊安裝了一個32片太陽能水幫浦裝置 這是世界銀行幫助在肯尼亞建立的十多個離網太陽能計畫之一。太陽能幫浦一天可以抽取足夠的水來填滿一個100,000升的儲水罐可用來灌溉50多英畝的土地。在肯亞乾旱地區,常以建造沙壩來儲存河水,當地居民再由沙壩人工取水,由於攜帶沉重的水沿著河道上行走很危險,而太陽能水幫浦將水從大壩抽到一個安全的收集點供社區使用,解決了取水不易的問題

氣候變遷衝擊澳洲水果生產

近二十年來,氣候變遷的威脅,澳洲的芒果、櫻桃與葡萄產量下降,農民們替果實遮陰與套袋等,因應高溫或低溫的措施,隨著氣候越來越極端,對應措施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在昆士蘭 (Queensland ) 的芒果,屬於熱帶水果,因此過去大約 7-10 天低於 15 度的冷天會促使芒果開花結果,近年來的暖冬減少了這樣的冷刺激,過去兩年來,芒果產量減少了 30%。而葡萄酒盛名的獵人谷 (Hunter Valley),熱浪造成葡萄早熟,生長季改變,還有乾旱問題。
從 2000-2020 年間,澳洲部分地區溫度增加了 3 度左右,且降雨減少,乾旱頻傳,造成土壤鹽度上升、營養組成改變,衝擊澳洲水果產業。當地農民藉由提早採收、架設遮陰網與改變種植時間,以減少氣候變遷的影響。

乾旱和錯誤的農業作為使土耳其未來小麥生產面臨風險

隨著全球暖化,世界各地的氣溫都在上升,如何解決乾旱成為最重要的問題。乾旱和水資源短缺帶給農業生產巨大的壓力。當我們查看世界乾旱地圖時,我們看到小麥和穀物生產的風險正在持續增加。
土耳其每年不斷加劇的乾旱,使小麥產量平均減少了30%,Duru Bulgur 董事長 Emin Duru提出,即使增加小麥種植面積,但乾旱和錯誤的農業作為使小麥生產在未來處於極大的風險之中。
杜魯說,選擇錯誤的作物種植會消耗我們的水資源,必須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在容易種植穀物和豆類等作物的地區,對玉米等需要更多需水量的作物給予獎勵是不合適的,應該停止在不合適的地方生產某些農作物。例如,生產 1 公斤棉花需要 12 噸水。我們可以使用相同的水量來生產 12 噸小麥。在卡拉曼省的研究數據顯示,種植玉米平均需要 192 小時的灌溉時間,種植小麥則只需要於 36 小時。

極端氣候對蘋果園的衝擊

蘋果的溫度耐受性相對其它水果高,然而全球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蘋果的風味。首先,以極端低溫為例,會導致蘋果凍傷,易折枝,生長速度較慢,果實較小,霜凍也讓蘋果凍傷表面轉變褐色;另外,極端氣候對果實低溫冷卻的方式包含輻射冷卻 (radiation freeze) 與平流冷卻 (advection freeze) 兩種,皆是農民最擔心發生的凍害成因。再者,極端高溫使得蘋果樹提早開花、成熟與落果,並改變了果實的硬度、酸 (acid) 濃度,甚至顏色,像果實曬傷表面就會呈褐色。
經過極端天候的蘋果,除了表面變色外,口感變軟,賣相變差,農民需要配合天氣改變播種與收成時間,或是改變灌溉系統以因應極端氣候。

人工冰川幫助印度農民度過乾旱

在印度北部的拉達克沙漠,農民們將多餘的溪水變成人工冰川,這樣在乾旱的幾個月里,當水供應短缺時,就可以獲得水。
拉達克沙漠高原每年降雨量約50毫米,該地區的農業完全依賴雪和冰川融水。近年來,氣候變遷下氣溫上升,導致冰川提前融化,使得夏季缺水,嚴重影響該地區的農業和糧食供應。
印度工程師索南旺楚克(Sonam Wangchuk)於2014年發明人工冰川,人工冰川是利用冬季水建造的,在拉達克沙漠高原上方將溪水儲存於圓錐形冰堆中,可儲存大約15萬升的冬季溪水。當夏季來臨時,這些圓錐形冰柱會慢慢融化成水,這些水便可以提供給下游的農民生活及灌溉使用,成功解決了拉達克農民在4月和5月的耕種時期所面臨的缺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