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因應法 立法通過
「氣候變遷因應法」第四條明確將民國一三九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讓淨零排放不再僅有宣示,而是以提升到法律規範,展現落實的決心。後續也將比照國際做法,以五年一期方式研訂階段管制目標來逐步落實。
活動快報
「氣候變遷因應法」第四條明確將民國一三九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讓淨零排放不再僅有宣示,而是以提升到法律規範,展現落實的決心。後續也將比照國際做法,以五年一期方式研訂階段管制目標來逐步落實。
林東海22年前返鄉務農種青蔥,但初期青蔥品質時好時壞,他在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等單位輔導下,透過使用健康種苗及微生物製劑,降低青蔥病蟲害,因此減少農藥用量仍能栽培出好品質的青蔥。2013年首獲全國模範農民獎肯定,因從事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成效良好,2019年更入圍首屆「永續善農獎」(IPM Award)。
首波寒流來襲,台東地區評估17、18日溫度降至攝氏11至13度,恐造成釋迦裂果、荖葉霜害,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籲農友做好防範。
「產地蔬菜大缺,瓜果、根莖、葉菜,無一不缺啊!」 正暘農產位於中南部最大蔬果集散地西螺,觀察蔬果市場數十年的總經理黃志漢大嘆:「入冬後氣候還是炎熱,壞死的太多了,加上氣溫這幾天大降,蔬菜生長速度又變慢,整個供應跟不上,這還是數十年來第一次看到。」
本活動以「氣候變遷下韌性農業調適方案」及「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風險治理」為題,分別盤點重點農產品項(水稻、果樹、畜產、養殖漁業)之調適策略,且針對2030~2050年未來農業生產環境的變化及風險,農業部門調適政策、措施及調適技術之效益評估,期待將調適技術研發成果落實於產業應用之目標。
畜試所所長黃振芳表示,韌性農業計畫除了與氣象局的跨域合作外,在生產調適策略方面,針對乳牛、肉牛、羊、鵝及鴕鳥,分別透過自動控制降溫設備、飼料調製技術、飼糧添加酵素、降低飲用水溫度或調整點燈時間等方法,研發有效之調適措施。
為使國人關注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議題,同時了解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內容,農委會與外交部持續舉辦COP會後交流會,希冀透過此研討會促進各方的舊雨新知互相交流,增長永續新知。
為使國人關注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議題,同時了解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內容,農委會與外交部持續舉辦COP會後交流會,希冀透過此研討會促進各方的舊雨新知互相交流,增長永續新知。
在面臨氣候變遷的此時此刻,在生活環境周遭種植能夠對抗乾旱、強風等極端氣候的原生植物,加強環境的韌性,是一帖緩解衝擊的良方。
依111年度「富邦產物溫度參數養殖水產保險」內容,倘氣溫連續低於攝氏10度以下達10小時(含10度)即啟動理賠免查勘,以領有本市核發之陸上魚塭養殖登記證及完成當(去)年度放養量申報者為補助對象;承保魚種:龍膽石斑、龍虎斑、青斑、虱目魚、吳郭魚、鱸魚;保險期間於111年11月1日至11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