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氣象局氣候服務聯盟揭牌起跑 氣象產業助力減量調適

中央氣象局於今(18)日與台灣氣候服務聯盟、中華經濟研究院共同舉辦「第二屆台灣氣象產業論壇暨第四屆氣候服務工作坊」,本次論壇以「台灣農業部門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與淨零途徑」與「產業氣候風險應用基礎資訊分享平台」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透過3大主題進行分組討論,期能促進各領域共同擘劃出未來我國氣候服務的發展藍圖。

洋蔥採收前田間管理要點

   高屏地區近年暖冬頻率增加,農民栽培管理模式仍維持原有習慣,未依氣候改變進行調整,造成恆春地區洋蔥生育期生育不良。遂提出採收前水分管理、田間病害防治、生育期灌溉技術等注意事項供農友栽培參考。

農業保險新里程碑 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舉行揭牌典禮

因應極端氣候加劇,為協助農民分散營農風險,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農業保險,農業保險覆蓋率目前已達23.3%,為持續增加保險涵蓋範圍,對於種植面積最廣的水稻,除現行商業型水稻保險外,正在規劃自111年1期作開始推出政策型水稻收入保險。
農險基金揭牌,象徵農業保險邁入新的里程碑,除提供對「人」的保障,也經由農業保險延續到農民所耕作、養殖的「產物」,降低營農風險、保障農民收入,進而提高農業經營的韌度,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第十屆亞洲作物科學協會大會

   於今(110)年9月8日至9月10日舉行線上研討會,此次會議主題為亞洲未來社會的農業、環境和健康,針對當前大田作物生產問題、耕作制度與智能農業、作物生產的非生物性脅迫、作物遺傳學與生理學等四大面向進行探討。

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成立氣候變遷組-以「創新、包容、永續」推動氣候變遷科學研究與應用

   去年全國科技會議結論已將此氣候變遷議題納入重要工作,科技部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於今(110)年8月27日,將原為任務編組之氣候變遷專案組正式成置為氣候變遷組,希望能透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成熟運作,更全面進行各項議題的研究與應用。一方面代表科技部對氣候變遷科研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另一方面也積極回應科技部的2030科技願景「創新、包容、永續」的施政方向。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影響、調適及永續之道 」直播座談會

   農委會於今(110)年8月25日召開「氣候變遷對臺灣農業影響、調適及永續之道」座談會,陳吉仲主任委員表示,氣候變遷調適與淨零排放策略為農委會未來重點施政項目,將積極規劃推動調適措施,爭取投入每年至少100億元的預算以及足夠的人力,該座談會並同步在農委會官方臉書進行直播。

蔥破逆境~高品質青蔥抗逆境減農藥栽培管理記者會

   於110年8月11日09:30舉行記者會線上直播,為因應極端天氣事件增加帶來的病蟲害管理難度,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的作物病蟲害研究團隊已建立一套高品質、抗逆境之青蔥栽培管理方式,可提升青蔥品質及提高20%產量,並減少農藥使用與殘留的風險。

「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110年度期中分享會-線上發表通知

  因應疫情影響,「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110年度期中分享會調整為線上發表形式, 
本年度綱要計畫持續推動五大研究主軸,已完成各分項計畫轄下計畫期中審查,透過各分項計畫彙整執行重要亮點成果,於本綱要計畫之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研究成果/110年度期中分享會呈現推播。

2021中部果樹產業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與策略發展研討會

   於今(110)年8月17、18日以遠端視訊會議方式舉辦,廣邀各界共商臺灣中部果樹產業面對氣候變遷的情形下,如何進行調適與策略發展。聚焦4項議題:#適地適種及產區規劃、#智慧農業創新設施發展應用、#複合型極端天氣及災損之應用、#跨單位資源整合及跨領域人才培育。期能結合政府政策、研究機構研發能量與業界對市場趨勢的敏感度等各方優勢,強化臺灣果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