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月底進口 500 萬顆 陳吉仲:中南部氣溫回穩 產量陸續恢復正常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每顆蛋大概增加 0.3 元,漲幅在 6%以下,期待蛋農及蛋商雙方依循市場機制的議價方式可以讓產銷秩序更穩定,農委會現極力透過調度加工蛋及進口補足市場缺口,現在中南部氣溫開始回穩,禽流感的影響也會陸續減少,雞蛋產量將恢復正常水準。
活動快報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每顆蛋大概增加 0.3 元,漲幅在 6%以下,期待蛋農及蛋商雙方依循市場機制的議價方式可以讓產銷秩序更穩定,農委會現極力透過調度加工蛋及進口補足市場缺口,現在中南部氣溫開始回穩,禽流感的影響也會陸續減少,雞蛋產量將恢復正常水準。
陳吉仲指出,近年極端氣候加劇,農漁民個人要承擔天然災害與市場波動的風險,加上COVID-19疫情與烏俄戰爭等世界大局勢的改變,加重農業面臨的挑戰,因此農委會今年以「韌性農業」農業為目標,打造讓農民安心生產、消費者安心消費的農業環境。
針對高接梨穗易受寒害之情境,該場藍玄錦助理研究員應用研發之木黴菌TCT768及TCT-P001微生物製劑處理,可使高接梨穗於連續10℃以下低溫達22小時以上之環境,能獲取足夠之養分,維持生長。調查結果顯示,其較未處理者之花穗受損率減少15~23%;後續果實生長上,亦有促進果實生長膨大之效果,使平均果重增加14%,並提高果實風味及糖度1°Brix以上。
「氣候變遷因應法」第四條明確將民國一三九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讓淨零排放不再僅有宣示,而是以提升到法律規範,展現落實的決心。後續也將比照國際做法,以五年一期方式研訂階段管制目標來逐步落實。
林東海22年前返鄉務農種青蔥,但初期青蔥品質時好時壞,他在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等單位輔導下,透過使用健康種苗及微生物製劑,降低青蔥病蟲害,因此減少農藥用量仍能栽培出好品質的青蔥。2013年首獲全國模範農民獎肯定,因從事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成效良好,2019年更入圍首屆「永續善農獎」(IPM Award)。
首波寒流來襲,台東地區評估17、18日溫度降至攝氏11至13度,恐造成釋迦裂果、荖葉霜害,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籲農友做好防範。
「產地蔬菜大缺,瓜果、根莖、葉菜,無一不缺啊!」 正暘農產位於中南部最大蔬果集散地西螺,觀察蔬果市場數十年的總經理黃志漢大嘆:「入冬後氣候還是炎熱,壞死的太多了,加上氣溫這幾天大降,蔬菜生長速度又變慢,整個供應跟不上,這還是數十年來第一次看到。」
本活動以「氣候變遷下韌性農業調適方案」及「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風險治理」為題,分別盤點重點農產品項(水稻、果樹、畜產、養殖漁業)之調適策略,且針對2030~2050年未來農業生產環境的變化及風險,農業部門調適政策、措施及調適技術之效益評估,期待將調適技術研發成果落實於產業應用之目標。
畜試所所長黃振芳表示,韌性農業計畫除了與氣象局的跨域合作外,在生產調適策略方面,針對乳牛、肉牛、羊、鵝及鴕鳥,分別透過自動控制降溫設備、飼料調製技術、飼糧添加酵素、降低飲用水溫度或調整點燈時間等方法,研發有效之調適措施。
為使國人關注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議題,同時了解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內容,農委會與外交部持續舉辦COP會後交流會,希冀透過此研討會促進各方的舊雨新知互相交流,增長永續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