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是歐洲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the European Union’s 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夏天是歐洲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包括英國、愛爾蘭、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和葡萄牙,秋天也是有紀錄以來第三溫暖的秋天;數據更揭露,歐洲氣溫在過去30年裡,比全球均溫上升2倍多,是世界上所有大陸中最高的。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the European Union’s 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夏天是歐洲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包括英國、愛爾蘭、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和葡萄牙,秋天也是有紀錄以來第三溫暖的秋天;數據更揭露,歐洲氣溫在過去30年裡,比全球均溫上升2倍多,是世界上所有大陸中最高的。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指出,除了節省紙類及塑膠製品的使用,透過菜單明確標示食品對氣候環境的影響程度,讓速食店擠身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列。該研究團隊設計一份菜單,在高碳排的食物品項旁標示「high climate impact」, 在低碳排的食物品項旁標示「 low climate impact」。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全球糧食生產和消費模式改變。根據 2019 年發表在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的一項研究指出,長期的溫度變化可能會影響耕作時期,並增加病蟲害發生率,進而導致作物減產。斯里蘭卡拉賈拉塔大學(Rajarata University)農業經濟學高級講師 Sumali Dissanayake 表示:「世界各地都種植玉米,以赤道附近國家的產量最大;研究發現,這些國家因為平均氣溫上升,而導致玉米產量下降。然而在溫帶地區廣泛種植的小麥,卻可能隨著溫度升高而產量增加」。
首波寒流來襲,台東地區評估17、18日溫度降至攝氏11至13度,恐造成釋迦裂果、荖葉霜害,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籲農友做好防範。
「產地蔬菜大缺,瓜果、根莖、葉菜,無一不缺啊!」 正暘農產位於中南部最大蔬果集散地西螺,觀察蔬果市場數十年的總經理黃志漢大嘆:「入冬後氣候還是炎熱,壞死的太多了,加上氣溫這幾天大降,蔬菜生長速度又變慢,整個供應跟不上,這還是數十年來第一次看到。」
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所帶領的一項研究發現,北極地區自 1950 年以來,降水量顯著增加 10% 至 15%。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奧登計算工程與科學研究所(Oden Institute for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的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計算模型,能更精準預測格陵蘭(Greenland)冰川前緣的融化速率,並發現其融化速率比先前所預測的快上一百倍。
今年美國的蔬菜價格上漲約 40%,專家表示為氣候異常所致。根據彭博社報導,亞利桑那州(Arizona)為美國生產約 90% 的綠葉蔬菜,但今年的作物產量因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水位下降所造成的乾旱影響。
Sprout City Farms 的執行董事 Meg Caley,與其研發團隊在美國科羅拉多(Colorado)的Jack’s Solar Garden,進行約3英畝的農業光電(agrivoltaics)系統耕作;農業光電是結合農業以及光電設施的農耕方式,在田地設置太陽能板,讓太陽能板與地面有足夠的高度與距離,使得陽光能照射到底下的農作物,空間足夠讓畜禽於其間走動,進而達到同時生產農作物及能源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