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人工智慧(AI)訓練的機器人,能協助投入珊瑚礁復育工作
珊瑚是一種由多個珊瑚蟲單體組成的動物,主要分布於熱帶海域,珊瑚蟲會透過海水吸取碳酸鈣來形成堅硬外殼,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硬殼不斷堆積,即形成今天所看到的珊瑚礁,雖然珊瑚礁僅覆蓋海床的0.2%,但它們為四分之一以上的海洋物種提供了棲息地。
珊瑚是一種由多個珊瑚蟲單體組成的動物,主要分布於熱帶海域,珊瑚蟲會透過海水吸取碳酸鈣來形成堅硬外殼,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硬殼不斷堆積,即形成今天所看到的珊瑚礁,雖然珊瑚礁僅覆蓋海床的0.2%,但它們為四分之一以上的海洋物種提供了棲息地。
紅火蟻是聯合國國際保育聯盟所列世界一百大入侵種之ㄧ,其原生地在南美洲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ㄧ帶,屬於中小型的土棲性螞蟻,體呈紅褐色,長約2至6公厘。紅火蟻具有優異的社會分工組織、強烈的攻擊性與防衛能力,人類被叮咬後,嚴重者將引起皮膚過敏或休克。紅火蟻藉由婚飛、分巢、水流擴散與植栽、土壤之人為移動而傳播,其蟻后繁殖力極強,壽命長達7年,使得防治不易。根據文獻,若無適當防治,將對農業與畜牧業生產、環境生態、人身及公共安全等造成威脅。
2023年截至8月底,加拿大的野火已吞噬了3500 萬英畝土地;夏威夷毛伊島經歷逾百年來最致命的美國野火,導致當地居民從懸崖跳入大海;德州遭受強烈冷風暴影響並交通癱瘓3天多,以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官方資料證實,7月成為人類歷史上有紀錄以來最熱的月份等,顯示氣候變遷正在威脅並改變著我們所知的生活與商業每一個要素。
本期焦點 氣候變遷新知 韌性農業最新消息 本期焦點 建立大蒜降低灌溉用水栽培模式 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義 … 閱讀更多
於本(112)年6月14日舉辦之「稻米品質提升與多元利用研討會」,為我國稻米品質研究近 50 年歷史的註腳,臺中場邀請 13 位國內水稻產業的專家,就「近年稻米品質的挑戰與因應之策」與「稻米多元利用之研究與產業應用」兩大主軸,提出演講與研究專文。
根據農業部農糧署、畜牧司彙整各地方政府查報資料,卡努颱風造成農業災損達1億5,472萬元,南投縣占1億3,196萬元(85%)最嚴重,其次為苗栗、高雄、臺中等縣市;受損前五大作物分別為甘藍被害121公頃、損失金額1,040萬元,食用番茄45公頃、損失972萬元,花卉51公頃、704萬元,桃73公頃、619萬元,以及棗89公頃、618萬元。
泰國國家水務局秘書長Surasri Kidtimonton在近期水務局發布的聲明中表示,目前泰國的累計降雨量降常年偏少約40%左右,顯示缺水的風險很高。為了節約用水,泰國的國家水資源辦公室(ONWR) 呼籲該國農民轉向“種植用水量較少且可以快速收穫的作物”,例如多年生作物。與一年生作物不同,多年生作物是收穫後會重新生長的作物,不需要每年重新種植,水稻被歸類為一年生作物。在泰國,每種植1公斤糙米,平均需要 2,500 升水。相比之下,小米等替代作物收穫相同量的需水量僅需要 650 至 1,200 升水
對於義大利來說,今年在氣候方面是艱難的一年。5月,該國重要的水果種植區Emilia-Romagna – an遭受毀滅性洪水襲擊,造成15人死亡;7月,除熱浪席捲地中海地區引發致命野火,氣溫接近歷史最高紀錄、北部大區Lombardy面臨如網球般大小的冰雹襲擊以外,更發生70年來最嚴重乾旱,農作物缺水無法耕種導致價格飆漲,同時也嚴重影響到民生用電。
一項研究發現,山區的林線正因氣候變化而逐漸上升。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使用遙測技術發現,2000年至2010年間,已有70%的樹木覆蓋面積向更高的海拔移動。平均而言,林線每年上升1.2米(4英尺),但在熱帶地區變化最大,平均每年海拔上升3.1米,且在所有地區,變化速率都在加速。
在降雨量有限及氣候乾燥的西班牙,很容易引發野火,因此正尋求山羊來對抗肆虐的野火。山羊群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來清除灌木叢,並建立防火帶,而且不損害環境,長期以來被視為緩解野火的關鍵工具,氣候相似的國家也都開始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