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農業計畫成果暨資訊交流平台

北美 野火增加 食物減少

全球暖化造成大自然的破壞與數十億人的生活被影響,越來越炎熱地氣溫與不穩定地降雨都造成北美食物生產的減少,糧食安全的風險提高。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氣候變遷將持續使北美地區農漁業適合種植及捕撈範圍改變,並加劇重要作物、牲畜、漁獲及水產養殖產物的生產減少。乾旱事件加劇與積雪減少都影響夏季的用水,尤其是需要大量水灌溉的農作物,將造成經濟的衰退,並增加地下用水的壓力。除了乾旱外,極端的降雨也造成淹水事件,影響經濟活動與運輸業;大規模野火的頻繁發生,多數棲地與野生物種的死亡,且接近都市範圍,燒毀房屋建築,影響空氣品質。
氣候變遷造成的食物生產問題發生在世界各地,暖化主要對熱帶地區國家影響最大,像是非洲的生產季縮短,水資源減少;水災、乾旱與熱壓迫造成東南亞食物價格上升,也增加飢餓的人數。IPCC 呼籲各國對於溫室氣體的排放需要採取立即的行動,以降低氣候變遷的速度。

鼓勵再生農業 減少碳排放

再生農業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更加注重永續生態系統的農業方式,重視土壤健康與水質管理,包含保護性耕作 (低度耕種或休耕)、多樣性 (不同作物釋放水化合物豐富土壤營養)、輪耕/覆蓋土壤 (避免營養流失) 和減少傷害 (避免化學肥料等破壞) 等,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建立氣候韌性土壤,然而再生農業的實施將對農民帶來一小筆開銷。CIBO Technologies 開發的 Carbon Bridge,並與 Bushel 公司合作,提供實施再生農業的農民有效且可見的回饋,致力於減少農民轉型早期的財務障礙,在第一年即可獲得一英畝的農業支持,有別於傳統碳市場的計畫。
相信 CIBO Carbon Bridge 可以真正幫助農民,實行氣候智慧農業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當前地與財務地效益,並減少碳排放,成為食物與農業供應鏈可貨幣化的商業機會,CIBO 計畫將成為測試和啟用很好的例子。

氣候變遷 恐增加食物汙染

世界各地的食物汙染事件攀升,沙門氏菌 (salmonella) 和大腸桿菌 (E. Coli ) 在豆芽、瓜類與綠色蔬菜生長大爆發,而綠色蔬菜佔食物中毒事件五分之一的比例,在 2019 年,大腸桿菌爆發在蘿蔓萵苣上,造成美國 23 州 102 人中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極端氣候造成各地淹水、乾旱及高溫等提供了病原菌良好的生長環境,促使蔬果上的病菌大爆發,而很大的原因來自於水源汙染。水源的污染可能來自於糞便,在野外的動物腳將糞便的病菌帶入河川溪流,灌溉作物的糞便肥料,或是備受汙染的地下水使用。加上美國喜愛食用生菜與水果,提高食物中毒的問題。
認為替代方案為室內種植,然而,也很難避免水汙染造成的病菌孳生。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食物安全系統的 Joy Waite-Cusic 建立了一個 app 提供國家各地水檢測的資料,幫助農民了解水的品質。整個環境其實都是連接在一起的,汙染問題需要共同監測並杜絕。

阿根廷野火 燒毀多處農地

近期阿根廷 (Argentina) 發生野火肆虐,根據官方的公開資訊,擴及約 80 萬公頃,濃煙造成阿根廷的天空灰暗,就像是夜晚一樣。每天火勢擴展約 3 萬公頃的面積, 毀損地區有 9 % 為農業相關用地,過去阿根廷從未發生過這樣的自然災害。近年來,氣候變遷使得世界各地的野火與熱浪事件頻傳,影響農地與森林,間接造成多數生物的棲地快速地減少,甚至個體的死亡。今年一月中,強風、低濕度、乾燥促使野火的發生,阿根廷諸多地區線陷入火海,未來生計堪憂。
除了農地、牧場與森林倍受影響外,也發現很多動物群與植物群的消失,阿根廷寶貴的自然資源正快速地消失,消防員、警察及志工們這整週都投入於救火行列,關於這次的野火事件,除了氣候變遷的關係,推測也與反聖嬰現象 (La Niña) 有關,大火造成的損失推測將耗費超過一年的時間修復至原本的生活。

溫度上升 影響澳洲喜鵲

在澳洲的早晨,藉由喜鵲 (Magpies) 的叫聲開啟一天的生活是在平凡不過的事,然而,來自西澳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Amanda Ridley 的研究團隊指出氣候暖化正影響著牠們的生存、繁衍及育幼。 Ridley 博士從 2013 年開始收集喜鵲的資料,直到近三年夏天的熱浪,喜鵲及其幼鳥數量大減,如同 2019-2020 年間的熱浪,導致觀察到的喜鵲皆繁殖失敗,熱浪結束前幼鳥皆死亡。並發現喜鵲在約攝氏 32-33 度左右就會導致認知降低,並影響他們尋找食物與餵食幼鳥的能力,同時權衡資源投資分配,在個體自身資源需求未滿足時,他們減少投資在餵食幼鳥,甚至放棄幼鳥;可繁殖的成鳥群也不再讓年輕鳥加入,當這些的狀況經常發生,喜鵲族群將下降。
Ridley 團隊提供水期望解決炎熱對鳥類的問題。所有的生物都正在面臨氣候變遷的影響,當環境條件超過了牠們能忍受的界線後,個體將漸漸死亡,族群下降。

玉米作物 欲減少溫室氣體

為改善減緩全球暖化,尋求再生能源的製造。由於再生能源標準 (Renewable Fuel Standard, RFS) 從 2002-2019 年開始,美國乙醇的製造迅速地發展,2005 年聯邦計畫規定運輸能源需包含最低標準量的再生能源,而再生能源主要來自於玉米乙醇,目前在美國 98% 的汽油中包含約 10% 的乙醇。過去十年,再生能源使得玉米的需求大增,也成為美國種植最多的作物,其中,40% 的玉米都被製作乙醇。
儘管認為 RFS 能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來自 PNAS 期刊的新研究發現,玉米種植的擴張造成極大的環境成本,肥料的使用增加 3-8%,而水汙染也增加 3-5%,造成約 1,0139 平方公里的墨西哥海岸水缺氧,且土壤營養的流失;國土利用的改變造成的溫室氣體量還高於原汽油使用所排放的量 24%。RFS 也造成玉米價格的飆升,玉米種植面積大大的擴張。因此今年對 RFS 政策的決定,也將大大影響美國未來農業土地利用與農產業。

氣候變遷 提高寵物心臟病

來自諾丁漢特倫特大學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的研究,分析 5 年英國獸醫網絡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Surveillance Network) 的資料,發現狗狗占大多數的心臟病案例,尤其是短頭犬 (Brachycephalic dog) 品種,像是法國鬥牛犬心臟病的風險較高,而貓咪、天竺鼠、兔子及雪貂皆有心臟病的發生,而研究員發現心臟病案例隨著持續溫暖的天氣增加。
研究員提醒飼主們應該隨時注意,尤其是在炎熱夏天寵物是否處於過度悶熱的環境,心臟病最常見的症狀,包含呼吸異常、昏睡、情緒不穩及腹瀉等,當發生這些症狀時,就應小心為心臟病。未來隨著氣候變遷的加劇,寵物心臟病的發生率將會越來越高。

氣候變遷 改變動物行為

氣候變化威脅著世界的生物多樣性,而生物改變行為來適應著環境的變化。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的副教授 Morgan Tingley 提到,生物的適應方式包含棲地的改變、習性的改變及物種自身的變化。而氣候變遷造成的動物行為改變,像是狐獴 (meerkat) 罹患肺結核的風險增加,發表於 Nature 的研究發現溫度上升與乾旱造成食物減少,增加狐獴生理壓力,由於狐獴為群聚動物更增加罹患肺結核的狀況;發表於 Royal Society Journal 的研究指出,信天翁 (Albatross) 的離婚率上升,一夫一妻制的信天翁,近年由於異常的水溫,不成功的繁殖,導致尋找新配偶的比率從 1-3% 增加到 8%;同樣發表於 Royal Society Journal 的研究,發現北極熊族群由於海冰的消失,棲地破碎化,導致近親交配增加,北極熊基因多樣性在 20 年內損失高達 10%;由於環境溫度較溫暖,較年長的灰海豹 (gray seal) 也提早生產;最後,來自 Science Advances 的發表,亞馬遜雨林有 36 種鳥類體重大幅下降,部分物種每十年下降 2 %,其餘平均體重皆有下降。
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隨著氣候變遷而改變著過去的習性與棲地,以在快速改變的環境中繼續生存,然而,適應能力如不及環境改變的速度,將可能慢慢導致生物滅絕。

葡萄莊園的感測器開發

根據水足跡網絡 (Water Footprint Network) 的統計,裝滿一杯 125 毫升的葡萄酒需要 109 升的水,然而,氣候變遷造成降雨減少,水資源不穩定,逐漸影響著葡萄莊園的生產。對此,紐西蘭農業科技新創公司 Croptide 研發感測器,期望改善水的效能提升 30-50%,並且讓生產者使用手機即能得到營養及水的相關即時資料。透過精確地得知每棵葡萄藤的需水狀況,就可以依需求提供較精確的水量,提升用水的效能。
Croptide 的共同創辦人 Hamish Penny 提到,現今由於氣候變遷,很多地區都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生產者皆有想要即時取得植物水分與健康狀況的即時資訊需求,因此期望新科技的開發能有效使用水資源,舒緩氣候變遷下缺水的問題。

氣候變化 候鳥數量驟降

位於歐洲東南部的阿爾巴尼亞西岸發現這個冬天候鳥的數量下降了。根據每年國際水鳥普查 (International Waterbird Census) 的資料,相較於去年,今年 2 月在 Divjaka-Karavasta 濕地造訪的候鳥-水鳥減少了 25%,包含多種種類,而此濕地為國際上重要的候鳥過冬地,行經歐洲的飛行路線。來自 Divjaka-Karavasta 國家公園的 Ardian Koci 提到,今年在 Divjaka-Karavasta 潟湖減少了將近 9,000 隻的水鳥,今年 1 月 15-16 日這裡調查到約 25,000 隻候鳥,去年則為 34,000 隻,推測為全球暖化改變了候鳥的遷習及繁殖季。
科學家指出較溫暖的氣候意味著候鳥不再需要離開北方到南方尋找食物。像是灰雁 (Greylag goose)、白額雁 (White-fronted goose) 及小白額雁 (Lesser white-fronted goose) 繁殖於北俄羅斯及斯堪地那維亞的苔原,今年很大部分未到阿爾巴尼亞過冬。而鵜鶘 (pelican) 的繁殖季多為 1 月初,今年則延至 1 月底。同時,在阿爾巴尼亞非法捕魚及城市化都威脅著候鳥的棲地,氣候變遷除了改變候鳥習性外,棲地破壞及食物來源等因素,皆慢慢威脅著地球生態系。